宫家六十四手(大道至簡:功夫中的對稱與無常)
中國功夫源遠流長五花百門,流派分家極為複雜。其中理論及動作要求各走異徑,如詠春著重三角及直線,八卦掌多走弧線,蔡李佛以外門掛哨插為主線,而其他廣東功夫又以短橋內門為主。亦有以剛勁為主如洪拳等外家功夫,及以陰柔為主的內家拳派。但究竟當真實面對敵人攻擊時,那一種形式才最有效?重點是:
“如何處理對手持續的變化?"
在真實格鬥中,要面對的是無盡的可能性。對手不會按你的意願行動,亦不會按照套路出招。而世上沒有一種動作形式可應付所有攻擊的可能性。所以每當你要按照對手當時動作位置而再在你的“招式庫”中選擇最佳回應動作時,對手己經轉換成另一動作攻擊。所以除非你是漫畫中的「閃電俠亅,你永遠只可依賴反應下比對手慢了一步。
因此,在面對格鬥時,真正要應付的不是在靜止一刻的動作,而是持續中流動的變化。不止在武術中,在生活中我們都必需處理「無常亅,在數盡變化情況中理解當中的共通性,才能在瞬息萬變中運籌惟握。而由於這種「共通性亅是要處理不同招式變化,所以應是一種無形的原則性「道理亅,而非有形的「招式」。
在與對手互動的主觀視角中,外在的情況不能由你控制,但事件變化的「常亅與「無常亅只是不同主觀視界的分別。當你在每一個瞬間的視角看,外面的事件是「無常亅/「動亅,但當你在時間伸延的視角觀看外面事件的脈絡,則成為「常亅/「靜亅。當掌握在「無當下時間亅的狀態下則自然順應對手外在的變化脈絡,進入一種「動中靜亅的境界。在瞬間萬變的人生中尋找平和靜樂,亦是習武者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
自然萬物的變化其實都是根據一些 法則運行, 這些是變化中不變的部份。其中「對稱性亅原則是重要的一環。就如太極生兩儀,每一個動作必有分陰陽。如對手向你施力(陽),你必需將力收留(陰),反之若對方收回(陰),你必需進力(陽),雙方之間的力角保持「不丟不頂亅,過程中雙方形體上的變化透過「對稱性原則」轉換成「沒有變化亅,而不需依賴反應去處理。再則,自身動作在轉換中亦應時刻保持對稱不變,如詠春的動作中,必需保持「一橫一直」,或則一邊手橫一邊手直,或型橫力直,或型直力橫,在不停轉換下保持「中線亅就是「對稱性原則亅下動行的導向。保持對稱性令面對無限的可能性中形成有限而可執行的指引。追求簡單操作亦是武術甚至生活上追求「 以簡馭繁亅的 精髓。
簡單是美。
如奧坎的剃刀(Ockham's Razor) :「切勿浪費多餘功夫去做本可以較少功夫完成之事。」「一代宗師亅中詠春的「三件頭亅比「宮家 六十四手亅簡單。功夫是大同,到最後只是兩個字:
一橫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