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苏轼(《中秋月》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头两句是"中秋月",描写了中秋节的盛况,云卷云舒,清冷静谧,明月皎洁;后两句则是在感慨,好景不长,离别难料。整首诗借闲夜、明月,表现出一种寂寞的个人情感体验,既有悲凉的意味,又有深沉的哲学意蕴,引人深思,是一种浪漫的伤感艺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任徐州知州与其弟苏辙一同赏月时写的。首句写月光之清寒,第二句写月亮逐渐变大变圆的情景。三、四句即景生情。喟叹好景不长,世事难料。在中秋月圆之夜,诗人思绪飞扬,一股淡淡的哀愁笼罩在无尽的月色中,倍添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