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政策(鸵鸟政策是指防御机制中的否认)
鸵鸟在被追赶时,认为自己跑不掉,就会把自己的头钻到沙子里,以为看不到追赶者,就把追赶者甩掉了。这就是鸵鸟的谋略和政策。
“鸵鸟政策”表示遇到麻烦时不是解决麻烦,而是极力躲避,以为这样麻烦就会走了,其实不然,麻烦还是依然存在。
鸵鸟政策是指那些不愿正视现实,抱住陈旧的观念和做法不放的外交政策。据说鸵鸟在遭到外敌追赶不能逃脱时,就会把头钻进沙里,以为自己什么都看不见,就会太平无事。后来人们用其意来嘲讽拒绝面对现实,自欺欺人的政策。这个名词最初见于1891年9月12日英国的新闻和文学刊物《蓓尔美尔文学新闻》上。
<h2>“鸵鸟政策”是什么?h2>驼鸟政策,是指不敢正视现实,逃避斗争的消极政策。
因为鸵鸟被追急了的时候,就把头钻进沙土里,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了,故称鸵鸟政策。
鸵鸟政策的由来
这个成语源自非洲,最初见于1891年9月1日英国的一家刊物上,后来陆续进入其他许多民族的语言中,成为一个世界普遍通用的形象比喻,常用来指那些不愿正视现实的政策或不敢面对险情的行经,面对现实轻易作出妥协。
扩展资料:
鸵鸟政策的危害事例
很多企业,在危机来临的时刻总是想着如何躲避媒体的采访,这就是鸵鸟政策。一味地躲避,不面对事实,也不配合媒体进行舆论的疏导,这样的做法显然无助于危机的解决。
雀巢公司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企业,除了咖啡之外,它的乳制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1977年,一场著名的“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在美国突然爆发,美国奶制品行动联合会的会员到处劝说美国公民不要购买“雀巢”产品。
起因是人们相信雀巢公司为了自己的利润,有意忽视人造乳品在营养方面的缺陷并误导消费者。这场抵制运动让雀巢婴儿奶粉危机延续了十多年。在被抵制的十几年时间里,雀巢美国公司一直在承受着巨额的经济损失。
最初人们开始关注奶粉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问题时,雀巢公司没有正确对待社会活动家的批评建议,甚至对一些教会领袖提出的严肃的道德问题也采取冷漠的态度。公众感到他们的合法要求被忽视,因此对雀巢倍添敌意。
一直到1984年1月,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了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结束活动。
在事件最初的时候,雀巢采取的就是“鸵鸟政策”,对公众的要求不理不睬,结果导致后来大规模抵制运动的开展。
凭借雀巢的影响力以及企业实力虽然渡过了难关,但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鸵鸟政策
<h2>什么是鸵鸟政策其内容是什么h2><h2>鸵鸟睡觉为什么一只脚落地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