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丘怀宋玉下一句(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
白帝城 王传贵摄
三峡之巅
奉节天坑
奉节地缝
李白登上三峡之巅
简锦松
李白的眼光
游过白帝城和瞿塘峡的人,没有不为它的美而心动。
每年每月每日,无数的游人拍摄它、赞叹它,杜甫在夔州居住了一年又十一个月,他一天又一天眺望着,却始终没有登上山顶,只留下《白盐山》一诗:
卓立群峰外,蟠根积水边。他皆任厚地,尔独近高天。白榜千家邑,清秋万估船。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
从来没有人登上山顶吗?不,就在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前一天,他登上了山巅,还写下一首五言长古记咏其事。诗很长,后面还会全文讨论,就不引用了。诗题《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也很长,依照唐人的文言语法,这个长题应分为两段,前半说“我从夔州乘舟,将经由瞿塘峡东下”,后半说“出发前,我登上巫山最高峰,傍晚回到船上,作诗题壁”。
清晓登山
李白特别早起,因为他要在这一天登上巫山最高峰。
即将出峡的李白,座船停泊在夔州的瞿塘水驿。这里是白帝山和马岭、赤甲山环绕而成的环形水湾,水湾的南面有滟澦堆分隔了长江主流,因而水流平缓,经常有许多渔船连续多日在湾区作业。
因为是初春,水位很低,从江面到城上大约五十步,也就是七十米上下,一条长长的土阶从水岸向上修筑到城门脚。天色微微亮,城上的守军正在开启关门,云气不时从城上流过。李白缓缓的拾级而上。
夔州城建在马岭上,马岭如其名,就像马背横跨长江,连结白帝山与赤甲山。它的东西两面都是峭壁,顶部却很平坦,南北长约245米,东西最宽处约160米,正好作为夔州的城中心。城门的右前方有夔州都督府,督府的背后为白帝山,出督府东南270步便登上了山顶的白帝庙。李白进城之后,直接向左转,要从马岭东北的城门出去,往白盐山的登山口。
一面走,他一面观察高大的白盐山,它美丽的峰峦随着江流弯转,形成了幽隐的褶曲,一望不能看尽;在它尖耸的危崖底下,终年有着神秘的白云缭绕。当地人都说,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就在这座山中;行驶江路的长年人,也惯常热心的为行客指点楚宫,然而这是真的吗?谁也没有真正看过楚宫,那怕是残迹也没有。可是,为何不相信呢?相信一段既浪漫又古老而且知名的传说,没有什么不好。李白《宿巫山下》诗,也说出了在夔州夜泊时对楚宫的神往:“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巫山下”就是“夔州城下”,这是唐人的惯用语。舟行瞿塘峡的李白,选用了“高丘”和“访古”,不就是出自《神女赋》中的“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吗?
遂步巫山巅
李白诗的步调是俊快的,就像《蜀道难》,他不耐烦慢慢的叙述,才没写几句,便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已经从太白山到了峨眉顶。这首诗也一样,第一段“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六句中,第四句就登上了巫山之巅。
知识渊博的读者可能早已听说,古代“巴国”和“荆巫”的分界就在白盐山的棱线上,长居夔州的杜甫最了解这一点,他的诗中一再交替使用楚蜀之名,特别是《夔州歌十绝句》的“蜀江楚峡混殊名”,和《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的“秋耕蜀地湿,山雨近甚匀。……荆巫非苦寒,采撷接青春”,所写的都是同一段江面、同一片菜圃,却忽而称巴称蜀,忽而命楚命巫,便因为此地自古就是巴和楚的交界。认识了这一点,就可以了解李白为什么写“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他知道,巫山最高峰就位于巴国的最东尽头。
却顾失丹壑
李白是发现巫山绝顶之美的第一人,这首诗的主要十句都是写绝顶上的事,并非偶然: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日边攀垂萝,说攀登处已经高近日边;霞外倚穹石,指山顶的结构是悬崖大石;飞步凌绝顶,是快步登上绝顶;极目无纤烟,空气澄彻,光影明净。接着,却顾失丹壑,“失”字有小视之意,“丹壑”指瞿塘峡,借用登泰山小天下的概念,指出自绝顶下视瞿塘,丹壑为之而小。“仰观临青天”三句,表示所在极高,天若可触,星河可到。这些描写都极真实,我曾经亲自登上此间的高崖,在临崖的危石尖端,测得位址为31°1'44.44"北,109°37'12.38"东,海拔1359米,宋人称此地为燕子坡。李白在诗里写的俯身看峡,仰首看天,乃至于望云而怀想苍梧,顺水而欲辨瀛海,在这里都可以一一模拟其身影。
绝顶石崖绝奇绝美,但可以周游之处不大,往返途远,李白要下山了。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孤光”一词常用于月亮,此指太阳。从归途行欲曛可知,李白下山的方向是西行,所以面对夕阳。积雪照空谷与江寒早啼猿呼应,奉节在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偏暖少雪,如果山顶的阴谷还有积雪,而且猿猴在傍晚就早早啼寒,季节应是冬末。暝,是天色渐暗还未真黑的时刻,也就是说,天色渐暗之际,松树顶上也出现了月亮。由于今夜是十五日,月亮仰角约七度以后,就可以看到月在松树梢上了,以李白当时使用的《唐开元大衍历》来说,正是昏刻结束、进入初更的时候。李白一行人踏着月色走下山径,进入浅滩状态的东瀼溪床时,已是平地,可以驰马,所以末句用了“挥策还孤舟”。
登山的条件
一座山为什么可登而且必须登,必然有其因素。白盐山作为可登之山,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就是瞿塘峡在夏秋高水位断航时期的替代驿路。
唐人戴叔伦最早写出这条驿路,见其《经巴东岭》:“巴山不可上,徒驭亦裴徊。旧栈歌难度,朝云湿未开。”他从宜昌上峡,因为夏季断航,乃从白盐山东面的大溪越岭到奉节县,诗题中的巴东岭就是白盐山。他先点出巴山虽高但不得不上,接着又指出途中有栈道,朝云句也用了神女典故,因而驿路性质和地名特徵都十分明确。
宋人范成大和王十朋都走过这条驿路。范成大是在淳熙2年(1175年)赴任成都路制置使途中为避江险而陆行,他于5月3日(1175年5月24日)自大溪登山,夜宿山上的古峰驿,次晨下山,午后抵瞿塘关。王十朋是夔州刺史,于南宋乾道3年(1167年)7月离任,因正逢长江险汛,乃越岭而行,他在古峰驿和送行的夔府同僚饮酒停宿,次日又迂道游览白盐山巅(燕子坡),才下山到大溪上船。
橘官杜甫的千古名篇
刘明华
奉节地处长江三峡西首的瞿塘峡畔,曾为历代州、府、郡治所,至今已有2330余年建制史。
因奉节是古代水路进出巴蜀的必经之地,多文人墨客来往于此,加上奉节位处三峡要冲,夔门形胜,大山大水在这里聚合成气势磅礴的迷人画卷,无数诗坛巨擘在这里吟咏长啸,挥洒翰墨,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据统计,历代诗人在奉节留下的传世诗篇达万余首,形成了一部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地域诗歌发展史。如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诗化形态,让奉节以诗城名动文坛,在全国绝无仅有,在世界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其中,李白在这里留下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千古名篇;杜甫在奉节近两年的时间里,写下400余首诗,占了他一生诗作的1/3,数量与水平都达到了杜诗的巅峰。
进入新时代,奉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理念,决定依托“生态”和“人文”两大宝贝,着力把生态、资源、区位和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势,倾力打造“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唱响了“三峡之巅诗·橙奉节”核心品牌。
杜甫一生做官不多。他做过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等,人们大多不知道,杜甫还在奉节做过近两年的橘官。
柑橘,本是南方的特产。大家最熟悉的杜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批判权贵奢靡和贫富悬殊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朱门奢靡生活的内容之一,就是”霜橙压香橘”。在交通不便的唐朝,南方的橘柑,是北方不易品尝到的时鲜,只能是帝王和皇亲国戚才能享用到的贡品。张九龄在其著名的《感遇》诗中,也借橘的命运表达其怀才不遇的感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可见橘在唐朝时的珍贵。
而四川的橘,则是南方的代表。杜甫在成都、彭州、阆州期间,多有对橘的描写和赞美。如“丹橘露应尝”“秋日野亭千橘香”“黄知橘柚来”等。
公元765年5月,杜甫作出了他人生中的重要决定,离开飘泊数年的西南,回到北方。他从成都启程,沿长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忠州、云安,于766年暮春到达西南重镇夔州。入得夔州,只见“此邦千树橘”《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到了橘乡,生活岂能与橘无关!杜甫得到地方官柏茂琳的帮助,置地四十亩作果园,柑橘成林,还代管百顷公田。那公田颇有来历。史载,公孙述据守夔州,屯兵积粮,于水滨开垦稻田百顷,其稻米品质颇佳,为蜀中第一。公田收入用作诸官俸廪。以后改朝换代,公田性质未变。杜甫在夔州,享受着官员待遇。他在《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甘园》《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夔州歌十绝句》诗中,对橘园和公田都有记载。
这果园和公田管理,既是杜甫生活的来源,也得以亲身体验农民的艰辛和快乐。美名久闻的橘,不再是想像中的佳果,而是身临其间触手可及的珍爱了。“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瀼西草堂周边就是大片柑橘林,暮春时节,开门推窗,弥漫天地的橘香扑面而来。金秋时节,则是硕果累累,满目金黄。老身多病的杜甫不必亲自耕田犁地,但有暇之时,也会拄杖在田间地头走走,与农夫闲话桑麻,偶尔“耕稼学山村”,见证春种秋收的全过程。“丹橘黄甘此地无”,说的是他园中的柑橘,独冠夔州。收获时节,杜甫品尝甘甜的奉橘,进食清香的米饭时,也会暂时忘却现实社会的纷扰。
奉节人民珍惜伟大诗人在千年前与奉节柑橘的不解之缘,亲切地称杜甫为“橘官”。这是杜甫不多的官职中,最接地气的一个。
橘官的日子,平淡而充实。但杜甫的内心,却似三峡江水汹涌澎湃。他沿江而下,不是来旅游,更不是寻找安身之所。诗人在等待时机,在观察时局,他要择机而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这才是那个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国计民生的杜甫。在瀼西草堂期间,杜甫漫步在橘园里,行进在稻田埂,沉思在长江岸,攀登夔门两岸刺天的赤甲白盐,他思绪万千,关注着现实社会,思考着历史走向。个人几十载的宦海沉浮,大唐几百年的盛衰变迁,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他面对复杂的现实政治和深刻的社会危机深入思考,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命运进行深刻反思。杜甫关注和思考的,是唐朝安史之乱后的政局困境:藩镇割据,外族入侵,盛世难再,颓势不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杜甫心系于此,心忧于是。形之笔墨,一系列艺术上炉火纯青、思想上深刻凝重的作品井喷式呈现。
在夔州近两年的时间里,杜甫在这里留下了430余首作品,占其传世诗作近三分之一,其中律诗数量多,质量高,是杜诗也是唐诗的最高成就。如初到夔州时的《白帝城最高楼》,感叹时代动荡不安,盛世已去,个人身世飘零,壮志难酬,其沉雄之气,令人回肠荡气。《夔州歌十绝句》,展示夔州风光,描写风土人情,是文人竹枝词的杰出代表;《秋兴八首》是杜甫最重要组诗,时代与个人的二重悲剧通过历史与现实,长安与夔州,繁华与凋敝等多重对比的手法得以深刻展示。对仗精工,文字精美,堪称杜甫组诗也是律诗中的极品。《咏怀古迹五首》怀念庾信、宋玉、刘备、诸葛亮、王昭君等重要历史人物,托古寓今,致敬壮志未酬的历史人物,表达的是深刻的理解和自伤。还有《壮游》《昔游》《八哀诗》《诸将五首》《又呈吴郎》……在这大批杰作中,更有后世誉为“旷世之作”“千古七律第一”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重阳登高之作,既是杜甫抒写内心世界的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留给奉节最珍贵的遗产。作为橘官,杜甫是衣食无忧的,但其忧国忧民情怀从未减退。杜甫深切关注的各种社会弊端,在夔州也无例外。夔州柑橘“三寸如黄金”,朝廷的“霜橙香橘”,正是此地所贡,但“邦人不足重”,因为民众迫于豪吏所侵,苦不堪言。夔州底层民众的生活更加艰辛:“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这就是诗人身边之事,眼中之景。夔州如此,王朝可见!季节的肃杀和时代的衰微在此时此地是如此高度地吻合,富有象征意味,因而诗人的伤感也正是对一个王朝大厦将倾的悲悼。不尽长江,汹涌澎湃,与诗人家国情怀的执着与壮志未酬的悲愤在内心激荡起的波澜何其相似。无力回天的悲凉,在“万里百年”一联的对仗里得到尽情的表达,也给后人无限阐释的空间。多层意绪的递进,复杂心绪的难言,表现的就是一个伟大诗人“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的无尽忧患和哀伤。其博大的情怀,感动着世世代代的读者。
大历三年正月,杜甫离开了这座历史名城,并不是因为夔州山太高,水太急,雾太重,而是命运的指引。他将橘园送给朋友,公田转由官府安排他人管理,诗人开始了最后的追寻与求索。
今天,柑橘已是寻常百姓生活中的日常果品,大江南北,随处可见。奉节柑橘,因为诗圣的恩惠,橘农们的长期精心培育,在众多柑橘品种中一枝独秀,成为奉节的名片。杜甫在这里,写夔州,写社会,写人生,他的诗歌,已是中国诗歌的不朽经典;诗圣杜甫,早已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的世界文化名人。
橘与诗,是杜甫留给奉节的,也是留给世界的丰厚遗产。
这正是:诗城奉节,柑橘原乡。橘官杜甫,万古流芳!
奉节地名变化来由
赵贵林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日。
天上的朝霞把长江水映得一片火红,晨辉透过白帝城下永安宫的窗棂,洒在章武皇帝的木榻上。奄奄一息的刘备经过一整夜的昏昏沉沉,早上似乎有一点好转,他半靠半坐,抬头看了看榻前的人们,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千言万语,让他难以启齿。
自己一生折而不挠,创业建国,三年前登基时踌躇满志,却想不到关羽失荆州,亲征东吴,二十多万生机勃勃的将士,竟然大多丧身火海。退回白帝城时,仰望巍巍山川捶胸跺脚,仰天长啸:“竟然被陆逊挫败、侮辱,这难道不是天意么!”
想到反对伐吴的人还关在大牢里,回去如何面对满朝文武?真不愿再往西挪动一步,于是把白帝城下的鱼复县改为永安。在悲愤和萧瑟的秋风中病倒了。病卧床榻,感到自己的性命都不重要了,刚刚建立的帝国命运却让人心忧如焚。此次战役,国家元气大伤;太子年幼;有人已扯起反叛的旗号。蜀国真的完了?想到此,不禁潸然泪下。这些天来,盘算着身后的家事国事。把李严从成都召来,任为尚书令,最后又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这几天,与他交流了许多情况。最近几天,身体日益衰弱,给成都的太子刘禅写下遗诏: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看情形是不会痊愈了。人生五十岁便不称夭折,今吾已六十有余,当无复恨,因此倒不为自己担心,只以你们兄弟的将来为念。
听诸葛丞相说,你等器量甚大,进步很快,超过他的期望,如果真能如此,我又有何忧?希望你能更为努力些,切勿以恶小而为之,也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切以求贤求德为目标,使臣民能对你完全心服。你的父亲一向德薄,不值得仿效。
希望你能多读书,特别是《汉书》及《礼记》一定要详读,闲暇时也要多研究《六韬》和《商君书》,可以增强智慧和意志力。听说诸葛丞相整理有《申子》、《韩子》、《管子》、《六韬》等书籍,宜多向他请教。
昨天下午,上气不接下气,感觉到死亡正在走近,自己确实要走了。一大早让人去请丞相,他还有几句肺腑之言要说。
“丞相来了”随着内侍的轻声告诉,诸葛亮走进来。他来到榻边,牵衽款款下跪:“陛下!”。
刘备微微抬起手招了招,示意诸葛亮走近。
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眼泪掉了下来:“我看来不行了。”
诸葛亮尽量控制住感情:“陛下放心,您会好起来的。”
刘备摇摇头,断断续续地说:“与丞相从相识到相知,好多年了。”
诸葛亮喃喃地说:“我跟随陛下,已经度过了十六个春秋。”刘备点点头,有气无力地说:“十六年,弹指一挥间。”
虽然十分吃力,但他还是撑起身子,说:“丞相,我走后,太子还小。你的才能比曹丕高十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一听,感觉天都要塌了下来,他一下跪在刘备面前,泪流满面地哭泣着说:“陛下言重了,臣怎敢不尽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对榻前的庶子刘永、刘理两兄弟招招手,示意过来,对他俩说:“我走后,丞相就是你们的父亲了,快来,给丞相执父礼!”
刘永、刘理一面哭着一面朝着诸葛亮下拜参礼,诸葛亮连忙上前:“快起来,快起来。”
刘备看到诸葛亮去搀扶刘永和刘理,他嘴角露出笑意,闭上了眼睛……
刘备驾崩。群臣和嫔妃放声痛哭,永安宫沉浸在悲伤的旭日里。诸葛亮和李严忙着张罗后事,蜀汉王朝迎来新的一天。
此后,诸葛亮以他光明磊落的人格去实践着“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诺言,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评价道:“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这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几百年后,为“旌武侯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大唐王朝在贞观年间把诸葛亮肩负起蜀国重任的鱼复县更名为奉节。
夔州博物馆
奉节人的情怀
王川平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面对瞿塘峡口这一震心动魄的中国山水之门,这句诗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涌出胸际。然后是《水经注》《华阳国志》,甚至《山海经》等等,那些描绘瞿塘峡的美好诗文。天生奉节,天生瞿塘,配得上古人的尽情讴歌。
当然还有今天的无限吟诵和无限向往。
不过,在今人对瞿塘峡的吟唱中,我以为最富诗意的是那座面对峡口的,馆舍精良而谦虚的夔州博物馆。
奉节古称夔州,与更古老的夔子国有关,故而瞿塘峡口又称作夔门,瞿塘峡亦称夔峡。夔州博物馆,馆名古朴而典雅,溢出历史的沧桑感和自豪感,还有历史的纵深感。
进入展厅,“夔门天下雄”的主题迎面奔来,与参观者撞了满怀,那气势有如原生的瞿塘水奔腾翻滚,浩浩荡荡。其后内容依次为:山河浩荡·化育群生、初启鸿蒙·天堑难逾、诸侯竞地·巴楚交融、巴郡要隘·蜀汉东门、千年文脉·诗城巅峰、夔路风云·抗蒙壮歌、川鄂襟喉·峡区重邑、踏出夔巫·打走倭寇、红色星火·闪耀峡江。好一座博物馆,通过珍藏文物和展品,把奉节的山水人文、战火诗情呈现的淋漓尽致,奉节的美丽山水、壮丽历史和美妙文化丝丝入扣地铺展开来,叩动人心。
好一座博物馆!选址好,面对峡口,取山川与人文共存共荣意趣;建筑好,谦虚蹲伏着,不做作不张扬,中式建筑意象体现出对自然山川的景仰;主题好,馆名夔州博物馆,陈列主题“夔门天下雄”,天地人共享,山水人共同升华,山水人文共融。这座博物馆是一座祭典祖先的庙堂,一曲致敬壮丽山川的交响乐,一部歌颂天、地、人和谐共生的诗剧,一座面向未来催人奋力前行的能量供给站。这是奉节人献出的又一份情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奉节县文旅委提供
【活动介绍】
为深入挖掘巴渝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从2019年3月25日起,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正式启动。
关注东北网
微信
微博
Qzone
以文化人忠魂塑城
“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白居易曾赋诗《感春》赞美忠县。
千年名邑,忠韵悠长。忠县,古代进出巴山蜀水的必经通道,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更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淹县城”。
这座城,得唐太宗赐名。唐贞观八年置忠州,以感怀忠信为名。
这座城,以忠为荣,名人辈出,巴蔓子、甘宁、秦良玉、罗广斌、马识途、杨骅……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激荡时光,丰富着“忠”字内涵,代代相传,延续千年。
这座城,吸引历代文人墨客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在此流连,赋诗300余首,中坝遗址、汉阙、石宝寨、白公祠、三峡港湾、三峡橘乡……记录了中华历史、巴渝文明、百姓智慧。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历代忠州儿女用自己的言行,让忠义、忠勇、忠诚、忠孝、忠信为内涵的“忠文化”享誉华夏。党的十八大以来,忠县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忠”的核心精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中,提炼出“忠文化”的时代核心内涵: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法治。
千年忠文化,忠义行天下。“忠文化”成为忠县独具特色的人文气质、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文明县城的灵魂所在。
巴蔓子
巴蔓子巴渝英雄第一人
在重庆历史名人馆陈列的200位巴渝历史名人中,名列首位的是赫赫有名的断头将军——巴蔓子。出生在忠县的巴蔓子以“刎首留城、忠信两全”的壮举成为巴渝精神的图腾,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崇敬,堪称巴渝英雄第一人。
战国时期,巴国发生内乱,危在旦夕。
时巴国国力衰弱,巴王于是命驻守忠州的巴蔓子将军向楚国借兵,巴蔓子“请师于楚”。楚王道:“兵者,国之重器,不可轻易借人也。如果非要楚国派兵平乱,条件是割让巴国三座城池。”巴蔓子不得不答应“许以三城”。楚王又问:“将军承诺以何为凭?”巴蔓子慨然曰:“到时候拿不到三座城,我把脑壳砍给你,我巴蔓子从来说话着数!”楚王遂答应出兵。
内乱平息,楚使索城,巴蔓子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身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不履行承诺是为无信,割掉国土是为不忠,蔓子告曰:“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于是拔剑自刎,以授楚使。楚使只得捧着巴将军头颅回去复命。楚王听罢喟叹:“假使楚国能得到巴蔓子这样的忠义之将,要那几座城池又有何用呢!”于是下令以上卿之礼葬巴将军头颅。
巴蔓子“刎首留城、忠信两全”的英雄壮举,2300多年来在广袤的巴蜀、巴楚、巴渝大地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唐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念巴蔓子刎首留城的精神,因“地边巴徼、意怀忠信”赐名“忠州”。
如今在忠县,处处可寻觅巴蔓子遗迹,有刎首留城处、巴王庙、蔓子路、点将台、练兵场、巴扎营等,吸引中外游客前来寻找巴蔓子的人文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初四纪念巴蔓子的忠州传统庙会“三月会”,一直留在忠县百姓的记忆之中。
巴蔓子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的精神代代相传,泽被无穷,滋养着当今巴渝儿女的精神世界。
秦良玉
秦良玉“忠义可嘉”女将军
在忠县,如果谁家新添了女婴,会对前来看望的亲戚朋友,骄傲地说上一句:家里添了位“女将”!
“女将”这个充满豪情的称呼,来源于忠县女儿秦良玉,她凭借军功获得封侯的荣耀,是明朝以来唯一以王朝名将被记入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明朝末年,秦良玉出生在忠州城西秦家坝鸣玉溪一书香人家,家中兄妹4人,自幼随父兄读书。她常说:“要能执干戈,保国家,才是好汉。”秦良玉24岁时,嫁给了世袭石柱土司马千乘为妻,夫妻二人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队伍,被称为“白杆兵”。
秦良玉仪表娴雅,治军严谨,深受爱戴。在丈夫被诬陷入狱病死后,秦良玉含泪忍痛,以大义为重,代领其职。天启元年三月,清军包围沈阳、辽宁,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秦民屏等在浑河与清军血战,秦邦屏与部下千余人战死沙场。秦良玉与儿子马祥麟亲率三千将士前往,镇守榆关(今山海关)。“浑河血战”后,明熹宗封其为二品夫人、充都督同知总兵,亲书金匾“忠义可嘉”。
崇祯三年,清军大举进攻,迁安、遵化、滦州、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直逼京城。崇祯帝诏天下勤王,秦良玉将全部家产充作军饷,率兵北上保驾。战后崇祯帝封其为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
50年戎马生涯中,秦良玉历经平乱、抗清、抗击后金大小数百场战役,崇祯皇帝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郭沫若也作诗赞扬这位女中豪杰“兼长翰墨世俱钦,一袭征袍万里心”。
马识途
马识途百岁“职业革命家”初心不改
105岁老人马识途,自称“职业革命家,业余作家”,早期作品《清江壮歌》等深受国人喜爱。几年前,一部由其作品《夜谭十记》改编的电影——《让子弹飞》,更让他家喻户晓。
1915年1月,马识途出生在忠县长江边上的“马家大院”,父亲给他取名马千木。初中毕业后,马识途乘船东出三峡,去往北平,寻找救国之道。船过三峡夔门,他写了一首《出峡》的诗:辞亲负笈出夔门,三峡长风涌巨澜。此去燕京磨利剑,不报国仇不回还。
1938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读大学的马识途加入共产党。入党仪式上,他把名字改成马识途,“从今天起,我有了前进的方向,识途了!”
从此,马识途长期在国统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九死一生。1940年,鄂西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马识途妻子和一岁多的女儿被捕入狱,马识途赶赴重庆红岩村汇报工作,在那里,他终于见到了周恩来。为了避免马识途身份暴露,党组织安排他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潜伏下来发动和组织学生,后在昆明参与领导了著名的“一二·一”运动。
“此头十度寻阎王,而今仍然在颈项。”马老坎坷一生,历经磨难,对党的赤胆忠心从未改变。他说:“我的一生经历了各种斗争、危险、折磨。但我从没有改变信仰。”
杨骅
杨骅忠诚忠孝家国情怀
清明节,忠县金鸡镇的群众又想起了倒在扶贫岗位上的杨骅,想起了他扎根农村、献身脱贫攻坚战的点点滴滴。回忆起他作为共产党人的忠诚担当。
杨骅生前是忠县安监局办公室副主任。2017年3月,他被派往金鸡镇蜂水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
“我们村条件差,怕你不习惯哟。”刚到蜂水村,党支部书记彭涛就“吓唬”杨骅。“他说‘我是来扶贫的,又不是来住宾馆的’,当时就感觉这人没架子,挺实在。”
第二天,杨骅走访贫困户吴体玉。一进门,见满屋都是鸡屎,他二话没说就拿起扫帚扫地。贫困户李明权几年前做生意失败了,搞养殖也血本无归,跑摩的又摔断了腿。杨骅听说后,给他家送去两个猪仔……
2017年9月18日,蜂水村下了一场暴雨,村里一座桥垮塌,杨骅和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抢险,在那里一干就是半个月,搬水泥、搅沙石,和党员、群众一起干活。
“担子更重了,任务更艰巨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组织上交给的精准脱贫任务的!”去年6月21日,杨骅被调整到金鸡镇傅坝村任第一书记。父亲杨志刚在微信中叮嘱他:“离开蜂水,不搞任何形式的欢送,去傅坝也不搞任何形式的迎接,低调做人!”
从驻村扶贫后,杨骅与父亲常常在深夜用微信谈扶贫、聊家风、讲廉洁、摆民生,不说家长里短,也不提升官发财。在父亲的指点下,杨骅将贫困村当家、视贫困户为亲人。
“我都做好了外出打工的准备。”去年,村民张启斌的两个女儿,一个高中毕业、一个初中毕业。但他因双手骨折花光了积蓄,再无力送孩子们上学。至今,大女儿张荣梅还记得杨骅第一次走访留下的话。“今后你家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
两天后,杨骅为两姐妹申请了国家教育补助的政策,还争取到了爱心企业的3000元资助。
2018年8月的一天,杨骅突发疾病倒在了扶贫岗位上。中共重庆市委追授他“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全市脱贫攻坚战线的时代楷模。
石宝寨。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烽烟三国》。
石宝寨鬼斧神工的长江第一寨
乘船经过忠县城东石宝镇境内时,远远便可看见一块长约108米、宽约20米的巨石临江而立。
此处因其孤峰拔地,四壁如削,形如玉印,古名玉印山。
“久闻传祚失国玺,谁知化着玉印峰。”相传玉印山乃女娲炼石补天时遗留下来的一块五彩宝石,又称为“石宝”。据《四川通志》记载,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谭宏曾率军据此险要,安营扎寨,故名“石宝寨”。
石宝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最高的一座穿斗式全木质结构塔楼。石宝寨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约公元1662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塔楼有十二层,形状像宝塔,楼顶有四角飞翘,直冲云霄。
相传寨顶是庙,礼佛人要上去,靠一条石凿小径和一副铁链。有一巧匠,看到一只山鹰展翅盘旋而上,顿悟建造之法。有诗曰:“十二层楼借崖驻,讬梦山鹰解惑疑。”
“登高必自卑。”从楼底到楼顶,木石相连,石宝寨的每层石壁上都刻有人像和古诗。巴蔓子、严颜、秦良玉……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历史人物的风姿。
“缓步上石来,清风透满怀。此景堪图画,别是一天台。”跨出寺庙,便抵达一块平坦石坝,此处是石宝寨山顶至高点,可以俯瞰整个石宝镇的全景。
在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水淹至寨楼正门中央,石宝寨四面环水,成为“世界上独具魅力的江中盆景”。
石宝寨的美,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和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是那种让你看到后第一眼惊艳,若回眸顾盼更有新震惊,若再细细品咂,便是回味无穷的摄人心魄的大美,印证了“归来梦里十二阁,犹有金钗依栏杆”的美妙梦境。
白公祠。
忠州博物馆内收藏的马识途书法作品《忠州赋》。
汉代乌杨阙。
白公祠
文人游客必到打卡地
忠县名胜古迹甚多,素有一登石宝寨,二拜白公祠之说。建于明代的忠县白公祠与洛阳“唐少傅白公墓祠”齐名,是我国仅有的两座白公祠之一。
白居易任忠州刺史轻徭薄赋、劝农勤作,兴学修路,忠州自此两年获得大丰收,白居易因此深受百姓拥戴。
白居易堪称忠州形象推广“第一营销官”。作为与李杜齐名的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在当时犹如今天的网络达人,粉丝众多,自带流量。他不遗余力写诗撰文,短短两年时间,创作了100多首咏叹忠州的诗词,广发“朋友圈”,大力推广忠州风土人情,农特产品。其在《郡中》写道:“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荔枝。”
白居易是忠州第一位“生态保护者”。他在忠州“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种花》);“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东坡种树》)。两百多年后,大文豪苏轼路过忠州,慕名来到东坡凭吊白居易,因此自号“东坡居士”。其有诗云:“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
“二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白居易离开忠州时,依依不舍,他在《别种东坡花树》写道:“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希望下一任太守也能像他一样,种花植树,养民爱民。
2016年全面修缮开放的白公祠由白园、乐天堂、醉吟阁、四贤亭、乐天诗廊等景点组成,总占地面积110亩。在乐天诗廊你可以读到白居易在忠州留下的诗词名篇;在“白园”陈列着白居易生平记事和为官忠州的故事,在这里你可观赏到珍稀的木莲树花……
你还可登临醉吟阁,凭栏远眺,江风拂面,感受“红绿层层锦绣班,何殊昭应望骊山”的怡然美景。
美丽的三峡橘乡。
三峡橘乡
醉美田园让人向往
绿树环绕,油菜花开,青瓦白墙的新农家建筑点缀其间,房前屋后几杆竹篱便围成一方青青菜园……眼下,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正处于柑橘收获的季节,站在一个山头放眼望去,层次分明的梯田满是橘树,上面黄澄澄的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让人垂涎欲滴。
2000多年前忠县就开始种植柑橘,忠县柑橘是品优味美的贡品。占地18.6平方公里的“三峡橘乡”核心区在新立镇和双桂镇,是重庆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已建成世界三大橙汁加工基地之一,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在这里,你可以在万亩果园品尝柑橘,喝派森百果汁;在橘乡人家风情廊道、环青龙湖慢行廊道休闲游玩;马拉松爱好者还可以在果园里闻着橘香沐春风,去一展身手。
本版文图由中共忠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活动介绍】
为深入挖掘巴渝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从2019年3月25日起,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分为“书记晒文旅”专题宣传、“区县故事荟”专题报道和“炫彩60秒”区县文化旅游微视频大赛三大主要活动,每周一、周四各推出一个区县,每个区县的宣传周期为3天,持续至今年8月中旬结束。
【如何点赞】
第一步:下载“新重庆”客户端
第二步:打开客户端,点击右上角“我的”,用手机号进行注册(已注册用户可跳过此步骤)
第三步:在客户端“头条”栏目或“活动”栏目里找到页面,进入活动
第四步:点击栏目,为你喜爱的区县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