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作者(李不白赏诗:《春晓》唐.孟浩然)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李不白赏:
孟浩然,公元689或691年——740年,活了大约50岁左右。湖北襄阳人。又称“孟襄阳。”字浩,名浩然。因家庭条件不错,他年轻时就开始隐居鹿门山,25岁后开始辞亲远游,从此便在求仕的漂泊路上奔波,到40岁时游京师长安,但是考进士依然落第。
祸不单行,一日他在王维府上闲坐,忽闻唐玄宗至,他惊慌失措,慌不择路,竟然钻到床下,结果被明察秋毫的玄宗发觉,王维只好如实禀报,说大才子孟浩然回避圣上,躲在床下。玄宗立刻召见,本来是个进身出头的良机,然而当玄宗命他读一首诗听听,相当于面试时,他不识时务的念了《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句时龙颜大怒,耐着性子等其读完后大发雷霆:卿不求仕,而朕未曾弃卿,奈何诬我?滚!自己没考上进士,却让皇帝背黑锅,这还了得,不杀头已是皇恩浩荡,就这样孟浩的政治前途也就画上终止符,如来佛也帮不了他。
公元740年,老友王昌龄到襄阳看他,正值他背上长毒疮,本来都快治好了,为了庆祝感激好友自远方来看他,纵情豪饮,导致病情突然逆转恶化,竟致一命呜呼。王大诗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成了孟夫子的送亡人。不过,浩然哥被朝廷天子抛弃,却受诗家天子青睐,甚至守灵,也算失之南山,收之东隅,可以瞑目安息了。
除了王维,孟浩然的朋友圈都是当时牛人,比如自称“吾爱孟夫子”的李太白,当朝丞相张九龄,诗圣杜甫等都是他的老友好友。在唐代诗坛,就山水田园诗而言,他和王维齐名,号称“王孟”,算是一流诗人。不像贾岛,姚合那样不大入流。不过,人脉再好,他因诗得罪了皇帝,一辈子也不会没有做官的机会。
题外话打住,言归正传。题目春晓,就是说春天的早晨。诗意浅显易懂,然而能成为千古绝唱,必有其过人之处。我们看上联“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话说“春霄一刻值千金”,那是说恋人相聚或家人团圆。孟诗人这里是写自己的隐居生活,应该是鹿门山的春晓。春天人容易犯困,故而春眠大抵是一年四季最舒服最惬意的睡眠,所以往往不觉晓,天色大亮了,人犹酣梦未醒。然而又是怎么醒来了呢?
“处处闻啼鸟”。原来是叽叽喳喳无处不在的鸟鸣声惊醒了诗人的春梦。关于啼鸟,让人想起杜工部的“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王摩诘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杜写的是一种喜悦的心情,王写的是一种禅定的境界,而浩哥写的是一种被鸟语所包围,亦歌亦哭如泣如诉的存在感。倘若没有鸟声,诗人分不清梦与醒,生与死,爱和恨,只有恰恰唧唧的鸟叫提醒诗人自己已经从梦里回到人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雨横风狂三月暮,春天拥有的绝不仅仅是春暖花开,和风细雨,暮春时节一样有无情残酷的狂风暴雨,风雨过后,美丽的春天,往往只剩下残花败柳,一片狼藉。或许纯属多愁善感,或许半梦半醒之间诗人已经听到窗外的风雨声,所以他在耳畔想起鸟鸣之际,睁开眼睛首先想到的是一夜无情的风雨打落了枝头多少有情的春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对于诗人而言,落地的不是春花,而是生命,是时间,是苦难,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晓一刻,梦醒时分,诗人显然百感交集,而所有的感触仅仅来源于窗外的鸟叫,昨夜的风雨,遍地的落红,作者最后问的其实不是花落知多少,而是春愁知多少,人生有几何,红颜在哪里?如果说,前面两句是客观的,平静的陈述事实,春晓,鸟啼,平淡无奇,那么后面两句则是发出惊人一问,除了造物主,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然而正是这种突如其来的发问,没有答案的试问,触发了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于任何美丽事物美好时光的消逝,每一个读者都会“于吾心有戚戚焉”,叹息么,伤感么?蓝瘦吗?香菇吗?想哭就对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笑对风雨,直面人生。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整首诗的重点在后面两句,充满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红颜易老,岁月无情的万千感慨,语浅情深,夜短梦长,令人读之情不自禁惜春悼红……春天是关于一个苦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印象,关于美丽的传奇,唯祝好人一生平安,且行且珍惜!
李不白评于古邕州初夏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