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高中)
<h2>中国历史大事年表h2>
1、秦国灭六国之战
秦国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统一之战,是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灭另外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吕不韦首相和长信侯嫂毗集团,开始亲政。 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一统天下”的策略。 具体措施是笼络燕齐,稳定魏楚,消灭汉赵。 出远门攻击,一一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10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纠纷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2、隋朝灭陈之战
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 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
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外患,吞并西梁后,隋开皇八年( 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隋文帝杨坚下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五十多万,攻占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
这个角色强制降了陈后主陈叔宝,陈死了。 然后相继投降三吴、岭南等地区。 隋皇帝完成了大统一,成功结束了混乱了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代。
3、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之战、崖门之战、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军与蒙古军在崖山展开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罕见的大海战。
崖山现在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以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上涨的出入口。 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脉向南伸入海,像门扎水口一样,一半像开盖的门,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 战争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没。 南宋灭亡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杀,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进海里殉国。
这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没落,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了整个中国。
中国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征服。 人们普遍认为这场海战在经典意义上象征着华夏文明的衰落和没落,提出了“崖山之后没有中华”的说法。
崖山海战给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带来了断层,影响深远。 此后,明清的文明形态与以前大不相同。 宋朝的灭亡使中国从农业帝国向商业社会转型的尝试化为泡影。
正是因为宋国想要放弃集权农业帝国的形态,军事上软弱的立场才得以持续。 在冷战时期的东亚季风区,集权农业帝国可能是文明延续的最佳选择。
4、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是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洲贵族军队在明朝将军吴三桂的带领下大举进军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攻占京师(今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明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满洲贵族动员满、蒙、汉兵,几乎全部出动,由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南下。
这次清军行军路线,采用的是过去入侵明朝的人的道路,即绕过山海关从长城冲进去。 四月十五日,清军入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立即改道进军山海关。
山海关、依山临海,险情是明长城东部的“重要关口”。 吴三桂在李自成义军进京时,他率领精锐进入山海关,李自成邀请投降,不容,双方激战。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率领数名骑兵进击山海关西罗城下,城北翼明军起义归顺李自成,山海关城迫在眉睫。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被接通。 吴三桂和清兵两军齐心协力,李自成发动义军寡不敌众,被迫撤退。 于是山海关大门打开,清军大批进关进入中原。 同年10月清朝在北京建都,之后逐渐确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
5、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8月19日)发生在湖北武昌的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始。
黄花冈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中心的革命党人决定将目标对准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区发动新的武装起义。
在革命党人的努力下,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 10月10日成功举行了划时代的武昌起义。
起义胜利引领清朝走向灭亡,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国步伐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引用数据源:
——秦灭六国之战
引用数据源:
——隋灭陈之战
引用数据源:
——崖山海战
引用数据源:
——清兵入关
引用数据源:
——武昌起义
lt='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h2>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原始社会,夏朝到清朝的建立者,定都,起止时间)h2>楼主注意,一个王朝的都城是会变化的,这里只能列举首任君主建国时确定的都城。
资料有限,王朝顺序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中国历代纪元表》;年限按。
三皇五帝:伏羲、女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朝:禹,阳城,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商朝:成汤,亳,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西周:周武王姬发,镐京,前1046年―前771年。(共和:约前841年至前828年。)东周:周平王姬宜臼,洛邑,前770年-前256年。(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朝:秦始皇帝嬴政,咸阳,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西汉:汉高帝刘邦,长安,前202年—8年。(新朝:王莽,常安,8年-23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洛阳,25年—220年。魏国:魏文帝曹丕,洛阳,220年—266年。蜀国:昭烈帝刘备,成都,221年—263年。吴国:吴大帝孙权,建业,222年—280年。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洛阳,266年—316年。东晋:晋元帝司马睿,建康,317年-420年。(十六国:公元301年—公元460年。)宋:宋武帝刘裕,建康,420年~479年。南齐:齐高帝萧道成,建康,479年—502年。梁:梁武帝萧衍,建康,502年-557年。陈:陈武帝陈霸先,建康,557年—589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平城,386年—534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邺,534年―550年。西魏:魏文帝元宝炬,长安,535年―556年。北齐:文宣帝高洋,邺,550年—577年。北周:孝闵帝宇文觉,长安,557年—581年。隋朝:隋文帝杨坚,大兴城,581年-618年。唐朝:唐高祖李渊,长安,618年—907年。(武周:则天大圣皇帝武瞾,神都,690年—705年。)后梁:梁太祖朱晃,开封,907~923年。后唐:唐庄宗李存勖,洛京,923年—936年。后晋:晋高祖石敬瑭,洛阳,936年—947年。后汉:汉高祖刘暠,东京开封府,947年-951年。后周:周太祖郭威,开封,951年—960年。(十国:902年——979年。)辽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上京,916年—1125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东京,960—1127年。西夏:夏景宗李元昊,东京兴庆府,1038年—1227年。金国:金太祖完颜旻,上京,1115年-1234年。南宋:宋高宗赵构,临安府,1127-1279年。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哈拉和林,1206年-1259年。元朝: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大都,1271年—1368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应天府,1368年―1644年。后金: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赫图阿拉,1616年—1636年。清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北京,1644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南京,1912——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XXX,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