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茗(【青春擂台•青工委专栏】东营区史口镇党委书记、青工委主任王茗: 探索“X+1”乡村好青年培养新模式)
有广度丨有深度丨有态度丨有温度
【编者按】为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带团建重点工作,推进镇街青工委建设,实现“市抓乡镇”扁平化管理,解决好党委重视、充实力量、明确思路、解决问题、建立机制等问题,团市委开设专栏,推出“一镇街一特色”系列展示,邀请镇街青工委主任谈思路,晒工作,相互比看,取长补短,以青工委建设为牵动,优化基层团的政策环境,实现党建引领团建、团建促进党建的良好局面。
第五期
东营区史口镇党委书记、青工委主任王茗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为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人才匮乏、后劲不足等问题,激发广大青年建功乡村振兴的热情,史口镇党委牢牢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在青工委成立后积极探索建立“X 1”乡村好青年培养新模式,以“X”多渠道全方位服务每“1”位乡村“好青年”,不断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01 积极引才,做大青年人才增量
坚持“找出来”和“引进来”两手并重,让在外人才“还乡”,让本土人才“发光”。一方面依托“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选树区级好青年12名,镇级好青年161名;规范选树程序,从镇街一级加大宣传表彰力度,营造史口镇青年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依托全区“青鸟计划·汇智东营”工作平台建立“史口青鸟朋友圈”,以微信群形式将218名在外青年学子聚集起来,及时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信息,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召开青鸟学子座谈会,成功举办青年学子史口行活动,为选树乡村“好青年”储备后备力量;积极引导返乡学子参与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相关工作。
02 创新育才,做优青年人才存量
从育才环境、育才师资、育才载体三方面入手,加大优秀青年培育力度,提升青年群体素质。在育才环境上,依托史口区位优势承建东营区乡村好青年联盟实体化阵地,成立史口镇乡村好青年联盟,为乡村“好青年”提供交流学习场所;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党校、乡村振兴实训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党群阵地资源共用共享,拓宽青年人才培育场所。在育才师资上,实施“X 1”联系帮带模式,用好第一书记、青年创客、专家团队、村党支部书记等群体资源,以才育才,推动青年人才全方面培育、多方向发展。在育才载体上,除定期开展青年论坛、好青年交流会、青春讲座等活动外,依托党员微党课、书记论坛、新型农民培训等加强对乡村“好青年”的帮带培训,提升人才培育实效。
03 双链赋能,释放青年人才活力
聚焦“政治链”,充实村级后备干部力量。针对班子带头人年龄较大、班子老龄化严重的村,通过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挖掘了一批在各行各业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经过严格的组织审查、群众评价等环节,12名优秀青年入选村级后备干部,其中35岁以下的10人,按照区委组织部要求,全部纳入史口镇乡村“好青年”进行培养。聚焦“产业链”,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助力。对乡村“好青年”队伍进行认真研判,将好青年群体分界别进行服务,针对在村发展产业的“好青年”,推广东营区“乡村好青年贷”,为创业青年解决资金难题;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好青年联盟凝聚力,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联合“第一书记”力量,依托“东青帮”服务品牌开展网络直播带货等活动,助力青年在产业带头中发挥作用。
下一步,史口镇青工委将牢牢把握“党建带团建”总基调,在持续拓展好青年储备范围的基础上,深化“X 1”乡村“好青年”培养帮带模式,用活包村领导、下派帮扶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联系培养人资源,用好区级乡村好青年联盟、基层党校、乡村振兴实训基地等阵地资源,开展联合沙龙、青年论坛、青春讲座等,搭建志愿服务、中心工作示范等平台,推动党团资源共享共建,促进乡村“好青年”互联互通,激励好青年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