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刺激征名词解释(脑膜刺激征名词解释外科)
<h2>脑膜刺激征 名词解释h2>
脑膜刺激是脑膜受到刺激引起的,脑膜病变使脊髓膜受到刺激,影响脊髓神经根,引起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
脑膜刺激征是指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炎症刺激脊髓神经根,并出现由其支配的相应肌群的防御反应性肌痉挛现象。 主要症状为颈强直、克尼格罗综合征阳性等。 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升高等疾病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颈强直、克尔尼格征( Kernig病)、布鲁津斯基征( Brudzinski病)
1、颈强直是脑膜刺激征中重要的客观生命体征,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强直,尤其是伸肌头前屈明显受限,即被动屈颈阻力,头侧弯也受到一定限制,头旋转运动受限较轻,头后屈无强直。 见于各种类型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增高、颈椎疾病等;
2、克尔尼格综合征Kernig综合征又称屈髋伸膝试验,患者仰卧位时膝关节呈直角屈曲,然后被动屈曲小腿伸直,膝关节不直,出现阻力和疼痛,膝关节形成角度小于135时为k症阳性。
Kernig病阳性除提示有脑膜刺激征外,尚有显示脑膜刺激征后有刺激现象的腰骶神经根病变,其疼痛仅限于腰和患肢,而在脑膜刺激征情况下,Kernig病双侧性且强度相当,疼痛不限于腰和患肢在胸背部;
3、布尔津斯基Brudzinski综合征患者仰面平卧,颈前屈发生双侧髋、膝部屈曲; 压迫其双侧颊部引起双臂外展和肘部屈曲; 耻骨联合挫伤时出现双下肢屈曲和内收,均称Brudzinski综合征阳性。
引用数据源:
脑膜刺激征
<h2>流行性乙型脑炎名词解释h2>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 1939年,我国分离为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主要分布于亚洲远东和东南亚,通过蚊子传播,多见于夏秋。 临床上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脑膜刺激征等急性起病,重症患者往往病后遗留后遗症,是血液传播疾病。
日本脑炎
epidemicencephalitistypeB
远东和东南亚居民
乙型脑病毒感染
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脑膜刺激征等
<h2>生理学名词的名词解释 自律性 是什么h2>
<h2>为什么经常性头疼说是压力的关系!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