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章(陆建章为什么是现代陆军鼻祖)
<h2>陆建章是在哪里被徐树铮杀死的?
1918年6月14日,徐树铮在天津驻津奉军司令部花园枪决陆建章。
陆建章于6月13日从上海抵达天津。 冯国璋偷偷叫陆建章的长子陆承武把父亲叫到天津。 其目的是利用陆建章说服曹锟回到直系,与李纯合作,使州长军团会议变成有利于风水、不利于台阶的局面。
陆建章到天津后,徐树铮写信找他驻津奉军司令部商量。 陆建章倚仗现任将军,北洋派前辈,毫不怀疑有人会下他的毒手。 他按照约定去了,徐树铮礼貌地请他在花园密室里说话,他进花园的时候,卫士从后面开枪杀了他。
<h2>被孙中山誉为当代“班超”的徐树铮,为什么冯玉祥一定要杀他呢?
徐树铮是北洋军阀的名将。 1919年,他被段祺瑞任命为西北采购边使兼西北边防总司令。 当时,外蒙闹独立,但那年11月,徐树铮师从外蒙。 外蒙假政权吓了一跳,不敢反抗。 徐树铮为此,兵临血泊逼迫外蒙伪政权放弃自治,回到中华民国的怀抱。 然后,徐树铮坐在城外,在这里广筑道路,兴办教育。
但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徐树铮不得不回到北京参加这场军阀混战。 最终,外蒙又得到了外部势力的支持,于1924年最终实现了自治。 所以,也有人认为徐树铮是“民族英雄”。
这样的“民族英雄”,同样爱国的冯玉祥,为什么要杀他?
冯玉祥之所以想杀徐树铮,直接的诱因是徐树铮杀了陆建章。
陆建章是北洋政府元老,任袁世凯的军政执法处处长,北洋政府特务机构创始人。 他在任期间,曾大肆杀害革命党和进步人士,被称为“陆屠伯”。
据说陆建章想杀人的时候,往往会向被杀的人礼貌地发出宴请邀请函,人喝酒离开座位的时候,他从后面开枪。 因此,陆建章的邀请函,又成了“阎王帖子”。
后来陆建章调到陕西督军,血腥镇压起义军,搜查革命家,制造了白色恐怖。 随便刮民脂民膏,赚大钱,中饱私囊。
当地人和进步人士不堪其暴统治,企图起义,结果信息泄露,受到陆建章的无情报复,造成空前惨状。
陆建章确实是个废物。 徐树铮杀了他,不是上述理由。
1917年,面对南北分裂的局面,段祺瑞和冯国璋展开了战与和的“府院之争”。 徐树铮作为段祺瑞的心腹大臣,自然站在段祺瑞一边,建立了主武统。
陆建章与段祺瑞缘分深厚,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是袁世凯的得力助手。 但是,两人为了权力而暗斗,早就闹翻了。
陆建章也是北洋军阀的老人,与各省军阀有联系。 虽说在陕西任州长时被赶出去了,但他也在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正值“府院之争”,陆建章游说各省军阀,旗帜鲜明反对段祺瑞,主张和平统一。
段祺瑞在徐树铮的怂恿下,派兵攻打南方军队,招募冯玉祥部到福建应援。 但是冯玉祥在陆建章的劝说下,率部来武穴后按兵不动,段祺瑞多次催促,冯玉祥不仅不听,反而全国通电,主张罢兵南北讲和。
冯玉祥为什么这样命令陆建章呢?
原来,辛亥革命爆发后,冯玉祥发动开滦起义,不幸失败,陆建章伸出援助之手,救了冯玉祥的命。 陆建章也非常欣赏冯玉祥的才能,让侄女和冯玉祥结婚。 此后,冯玉祥为了报答陆建章的知遇之恩,率部下投诚陕建章,陆建章提拔他为旅长。 所以陆建章对冯玉祥有重建之恩。
段祺瑞对冯玉祥的态度很不满,徐树铮为了代替段祺瑞出头,在奉军司令部宴请陆建章,策划乘机杀陆建章。
陆建章已经听说了徐树铮的强悍性格,他德高望重,徐树铮还没那么大胆,敢公开杀了他,就马上去赴约了。 但他显然低估了徐树铮,结果没有回来。
随后,徐树铮宣布射杀陆建章的理由是他“与土匪勾结煽动谋反”。
冯玉祥听完消息后,发誓要为陆建章讨回公道。
1925年12月,徐树铮从国外回来后,马上去北京见段祺瑞。 此时的冯玉祥已经把北京放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与段祺瑞的矛盾也日益激烈。
段祺瑞赶紧告诉徐树铮,这个时候不能进京,要小心冯玉祥不要插手他。
但是徐树铮觉得冯玉祥不打算拿他怎么办,大摇大摆来到北京,主动投下罗网。
12月30日,徐树铮在给段祺瑞的报告结束后,坐上了去天津的列车。 冯玉祥手下张之江师长在廊坊站拦住徐树铮,将其当场击毙。
冯玉祥杀徐树铮,除了复仇以外,还有更深的理由。 那就是消除段祺瑞的这个得力助手,彻底击败段祺瑞,消除威胁。
由此可见,冯玉祥是杀徐树铮、争利益,而不考虑他是“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