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简介(李光地最后结局)
<h2>康熙年间的李光地的生平简介?h2>
李光地( 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 开漳先锋,辅佐将军李伯瑶胜利后。 其祖先来自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 此后,祖先受风水师黄妙应的指示,将李伯瑶的墓搬到渡东,按照黄妙应的话定居在湖头。 康熙九年( 1670年)进入中进士、翰林,文渊阁学士兼人事部尚书累官。 他当官期间,成就卓著,贡献卓著,康熙帝曾三次颁发牌匾,表彰其功绩。 明末以来,战争频发,民族矛盾尖锐,朝政腐败,水利荒芜,水灾频繁。 至于康熙亲政,则把“三藩”、河务、漕运列为头等大事。 康熙二十五年( 1686年),李地因推荐施琅率军统台功绩,被提拔为掌院学士。 3年后,因同事冤屈被解职,被降为通政使。 其罪,湖头李氏家族万人,有霸王之心; 早年“出卖”朋友陈梦雷,失去中年父亲,“抢情”任官; 晚年娶妾生子,是这些绝对虚构的“三案”,堂堂李地背上“假道家”黑锅一百多年了。 近年来,有人推翻了强加于他的“三案”,还原了历史的真面目。 康熙三十七年( 1698年)十一月,康熙帝下令巡抚李地为直隶。 上任才三个月,康熙帝就在李景区直接踏勘滹河和滹沱河(子牙河水系包括滹河、滹沱河和滏河),上奏治理方案。 李光地有针对性地立即行动,次年4月提交详细的治漳河方案康览后表示赞同,旨在迅速实施。 秋后,李景区指示两岸县政府组织民众疏浚河道,使漳州、滹两河从馆长流入大运河,并开通一座桥处老漳民子牙河支流。 前后仅十个月,子牙河工程就完成了。 康熙帝亲临巡视,非常满意,获赠李景区《子牙河诗》。 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十月,康熙帝下令河道总督王新命和工部侍郎赫硕兹治理永定河,一年后仍无成效。 康熙帝非常生气,等李地来检查河水的材料、钱粮。 李光地按照宗旨如实演奏“确实是调查问题后参加”。 康熙帝解除了王、赫两人的职务,授予李景区负责永定河的管理。 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李光地为民请命,请求赦免“垦荒罪”,允许百姓继续耕种这些田地,体现了“皇帝优衫黎民之意”。 康熙准奏。 清初几十年“围剿”的弊端,终于在担任李地直录巡抚和大学士期间得到最大限度的纠正。 康熙四十年( 1701年)正月,派出工部侍郎白硕色合作。 2月,李景区请愿全面开工。 李光地严格规划组织,规划承包,专人负责。 他乘船驻扎在柳坌口,每天巡视工地,督促指挥。 人们起初不明白它的意思,但消极怠工,非常抱怨。 李光地即召集父老民众,说明永定河水利工程工作在国家,在利泽人民,从而调动民工积极性,计划一年完成的工程,才四十天竣工。 康熙帝亲自巡视工程,为表彰李地功绩,特赐诗、字,题写“夙志清”匾额。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康熙帝还向李景区赠送了一块名为“辅高风”的牌匾。 “夹助理”是指左右的助理。 “高风”是指李光地品德优良、风格高尚。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 8月),康熙帝在热河又向李光地赠送牌匾“谟明弼(同)”,称颂“计谳贤明、孰弼和谐”。 李光地一生辅佐帝业,清正谨慎,始终不渝,其辉煌成就不胜枚举。 “三藩之乱”发生后,国家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紧要关头,李景区冒险进京,献蜡丸疏密,献计平定耿精忠在福建的叛乱。 他用全家的生命力推荐施琅专征平台,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李光地是政席仁,他以设平房为义,为救济饥民度过了荒年。 减免税费,废除秦以来《十家连坐法》、《凌尺》、《灭族》等酷刑,挽救了因《南山集》事件被株连囚禁的文学家方苞。 江南巡抚陈鹏是清官,康熙帝南巡时,江南总督阿山趁机向陈鹏进贡、讨礼,增收百姓地丁银讨好皇帝。 陈鹏无视,被阿山解职入狱,企图以“不敬”罪判处死刑。 李光地为陈奏辩伸冤,开鹏终于得到康熙帝的赦免,被召去编纂英武殿。 康熙帝和李光地说:“情为君臣,义与友同。” 李光地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活,是康熙帝统治时期。 他病逝时,康熙帝深表哀悼,朝臣“知之”李胜地)最真实,无朕之人。 知朕而无光之地者。 “三赐牌匾”是李地光辉一生的最高概括。 死后谥为“文贞”,赐太子太傅,与清初一氏名宦齐名,实在不值一提。
<h2>李光地的介绍h2>
李光地( 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人,清朝著名清官,理学名臣。 康熙九年( 1670年)历任进士、翰林编修、人事部尚书、文渊阁学士等职。 协助平定了“三藩之乱”“台湾统一”。 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h2>李光地的轶事典故h2>
<h2>《康熙王朝》中 李光地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