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运河(话说长江话说运河)
<h2>随着节目类型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观众审美出现了什么变化?h2>
随着节目类型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观众的审美兴趣也变得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广为人知的知名主持人很少,除沈力、赵忠祥、鞠萍、岳斌、陈铎、虹云等专题节目和纪录片主持人外, 深度报道评论色彩兼具的新闻栏目也打着“主持人”旗号的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栏肖晓丽和《周末热门话题》栏乔冠英,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栏主持人李培红,福建电视台
但是,他们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而是扮演着播音员兼评论家的过渡性角色。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主持人已成为电视专题节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电视行业普遍认同的视角,在国家电视行业修订水平上,优秀主持人的培养和选拔也提上了日程。 由播音员直接转向的主持人,由于缺乏一线实践经验,认识到很难适应“主持人节目”这一“采编播放一体化”的生产体制。
此后,成为中国最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的敬一丹在80年代中期热烈呼吁改革新闻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改变主流广播电视系“采编播出分离”传统培养方式,顺应时代要求。 [727]这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理念的探讨,以及以《新闻半小时》为代表的主持人节目操作经验,成为当前电视专场宝贵的行业经验,为90年代主持人节目和主持人行业在中国的全面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在1982年前后进入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风靡一时的风景纪录片,主要以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为播出平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实绩。 但是这些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很多是统一的,缺乏创新。 刚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霾,满足了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中国人的文化冀求,受到观众的欢迎。 然而,这一新奇感在1982年前后逐渐演变为不可接受的疲劳,风景纪录片在题材和形式上有着迫切的创新需求。
与日本合作《祖国各地》的巨大成功,为这一需求提供了理念和手段上的直接指导。 在题材上,为风景电影注入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 在规模上,追求系列化、大容量的“大作”效果。 这种变革意识,与活跃在电视行业的文化精英和主导它的强大精英话语引导和启蒙大众的需要相一致,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唯一的“创纪录的大热”时代。
这个时代的开始是以1983年《丝绸之路》取得巨大成功为开端的。 在与日本NHK联合拍摄《话说长江》取得意外成功后,中央电视台决定“趁热打铁”,再拍一部关于长江的纪录片。 这部电影的准备始于1978年,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设备而无法拍摄。 在从小生活在武汉、与长江很亲近的日本歌手佐田雅志提议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为拍摄提供必要的资金后,拍摄才正式开始。
双方商定负责制作原由日本完成的电影,中国将日本版直接翻译后在中国播出,但拍摄完成后等了将近一年,日方也没能制作出这部纪录片。 原因是佐田雅志投资这部电影陷入了债务危机。 为此,中央电视台决定回收所有拍摄所得的素材,自己制作中国版。 资深纪录片编辑大卫宇背负着制作当时规模最大的纪录片的重担。 结果,1983年8月7日的25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在中央电视台横空出世。
由于拍摄是中日双方共同进行的,《话说长江》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当时的一流水平。 《话说长江》在中国播出时,因没有进行专栏化编排而失败的教训也被中央电视台吸收,中央电视台编辑室主任兼《丝绸之路》的主要撰稿人陈汉元《话说长江》每周日晚上播出一次
另外,导演大卫宇还特别安排了两位“主持人”――话剧演员陈铎和播音员虹云,让他们以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的结构形式,像讲故事一样生动地讲述长江两岸的历史文明和风土人情,观众对此“欣然接受”
一贯的《曲高与寡》电视纪录片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独特的社会语境中找到了辉煌的道路。《话说长江》的收视率达到了40%,至今仍占据中国纪录片收视率第一位的――的记录似乎也无法打破。
《话说长江》的巨大成功使中国纪录片制作人非常振奋,该片奇特、旁白华丽、思想深邃、规模宏大的风格很快成为20世纪80年代电视纪录片不断追随和发扬的对象。《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陆续播放了《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唐蕃古道》0等被冠以“大型电视特别节目”的纪录片,但
另一方面,随着其他节目类型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选择也趋于多样化,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主导电视文化的精英话语的强烈影响下,纪录片最初朴素的记录文学功能逐渐位于另一个更为激进的功能――政论中,纪录片应运而生
对于1988年引起舆论关注的纪录片,很多方面认为,不符合纪录片标准的“纪录片”引发的争论和不可避免的没落,都是以电视纪录片这一节目形态在80年代的“辉煌”结束的视文化所抛弃。
因此,大型人文风光类电视纪录片在20世纪80年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其说是纪录片作为一种节目形态在专业主义理念和实践上的成功,不如说是下面三种文化力量的融合:纪录片创作者所奉行的精英话语,弥漫于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与进取情绪,以及融合了中国传统宣教思想和国际通行纪录片摄制手法(如长镜头和同期声)的一种"不充分的纪实精神"。
而三者的成功融合,又托庇于80年代中后期较为宽松的文化空气与刚刚起步、尚未发展成熟的电视产业化机制所营造的"文人电视"空间。因此,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骤然改变,电视纪录片这种在中国天然带有理想主义与人文气质的节目形态,也不可避免将要陷入长时间的低迷,只待二十多年后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作品横空出世,才算完成了它无法逃避的、漫长而痛苦的嬗变。
<h2>讲中国风光、人文历史的纪录片有哪些? 除了 <美丽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以外...h2>1979年末,央视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纪录片电视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开始拍摄“文革”结束后第一部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丝绸之路》
之后,较有影响的精品电视历史文化大片在央视陆续播出的有:1983年播出的《话说长江》、1986年播出的《话说运河》、1987年播出的《让历史告诉未来》以及1991年播出的《望长城》等等都是精品的历史文化纪录片
2005年10月中旬,央视一套播出了历史文献纪录片《故宫》,该片在制作上不但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拍摄技术和手法,也突出了在纪录片中讲故事的表现主题手法。
继《故宫》后,该该创作拍摄团队又先后投入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敦煌》和《颐和园》的拍摄制作
在关注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几十年间,风光片也受到各拍摄团队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和热捧。当代的风光纪录片一直繁衍不衰,精品迭出。这些风光片从表现主题和创作艺术来说,有歌颂祖国美好河山,如《话说长江》、《庐山散记》、《三峡的传说》、《长白山》等;有以抒情诗、风情画的手法,歌颂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如《古都西安》、《牧马姑娘》、《攀枝花》等;有介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崭新面貌,促进各族人民相互了解和团结进步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如《中国朝鲜族》、《中国哈萨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