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清清(邓清清的故事)
<h2>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事迹)
01马健,男,14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3年级学生。
地震后,马健的班里有六个同学没能从教室里退出。 下午救援时,马健和同学发现了埋在废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抢救了几次,但没有成功。 晚上,他自己冒着大雨,静静地回到学校,瑟缩着身子一次又一次走进废墟,大约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终于把孝廉救出来了。
02马小凤,女,17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学生。
马小凤从震后的昏迷中醒来,期间,她听到了同学们的声音。 马小凤有时提醒大家,要互相鼓励,坚持,千万不要睡觉。 等待约75小时后,救援人员听到他们的呼救声,4人相继被救出。
03王波,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在教室里的王波迅速平静下来,拔掉墙壁的电源,又迅速打破变形堵塞的门,让同学们迅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离开,他自己跑了出去。 之后,王波投入营救,救出了3名同学。
04王亮,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学生。
地震发生时,王亮和其他两个同学被倒塌的水泥板压在二楼到三楼的过道之间。 他注意到光线射进了左前方,和同学一起从水泥板上溜了出来,成功地逃出了缝隙。 随后,王亮开始寻找其他同学进行救援,救出了5名同学。
05邓清,女,14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学生。
邓清被武警部队官兵救出时,她正在废墟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她这样说。 “下面一片漆黑,我很害怕。 又冷又饿,只能看书缓解心中的恐惧! ”
06申龙,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学生; 王佳明,男,18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学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正在上生物课的申龙、王佳明帮助老师迅速疏散同学们。 随后,他们又组织同学进行营救,在废墟中救出了4名同学。 在王佳明和申龙等同学的努力下,共救出20多名师生。
07刘刚,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学生。
地震时,刘先生刚被从楼上掉下来的水泥块打晕。 醒来后,他爬上教室出口,用拳头猛撞这里堵着的水泥块,终于打开出口,扶着同学的身体往外推,他和最后一个同学刚出来,大楼就塌了。
08许中政,男,9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新建小学三年级学生。
地震后,许中政在废墟下被夹在桌椅之间,受到轻微的皮外伤。 许中政劝周围的伙伴不要害怕。 如果周围这么黑,看看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谁勇敢,不怕黑。 他带头和伙伴们唱了《国歌》。 歌声从废墟中传来,紧张救援的消防官兵迅速赶到,从洞口运来了两瓶矿泉水。 许中政给了同学一杯水
09阳玉洁,女,12岁,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学校6年级学生。
地震时,阳玉洁能第一个下楼,但当她看到一块尖玻璃撞到跑出教室回来的王老师身上时,她跳了起来,拉住王老师逃跑了。 在这个过程中,她救出了昏迷的同学。
10李阳,17岁,男,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一学生。
5月12日下午,李阳在北川县委礼堂等待表演节目。 地震发生后,他直奔学校,发现了压在教室天花板上的廖波。 13日早上,救援队进入北川。 李阳马上叫来救援人员,自己拿着输液瓶,帮助医务人员给废墟下的廖波打点滴,直到廖波被顺利救了出来。 当天,李阳和其他同学一起,徒手救出了4名同学。
11李剑波,男,14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民族中学初一学生。
地震时,李剑波的座位离教室门口很近,他完全可以先跑出教室,但他退到门边,继续让同学离开教室。 他回头一看,当他看到同一张桌子还躺在教室里,脸上沾着血时,他立刻背过同一张桌子,走向操场。 几秒钟后,教学楼的走廊倒塌了。
12杨琳,女,14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二学生。
教学楼倒塌后,杨琳被埋在狭小的空间里。 利用这个空间,杨琳成功地把两个同学推进了安全区,但自己被余震滚下来的石头撞到了,动弹不得。 获救后,杨琳经常产生阵发性巨大疼痛。 但是,当人们看到她时,她的脸上没有一点痛苦和恐惧。
13杨松尚,男,17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漩口中学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杨松尚没有选择逃生。 他不顾一切走向同学最多的地方,开始救治。 在这期间,他和老师、同学拼命救出了8个同学。
4何亚军,女,11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曲山小学5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何亚军和两名女学生在废墟下相互鼓励,一定要坚强支撑。 被埋19小时后,她们被救援队发现了。 救援人员给废墟中何亚军矿泉水时,亚军把它给了另一个同学牛钰。 在获救的50个小时里,她给同学喂了120多次水。
15何翠青,女,13岁,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学生。
何翠青被埋在废墟中三天后获救。 地震时,她走出卧室,突然感到脚下剧烈地晃动。 “发生了地震”,何翠青赶紧走了出去。 没跑几步,她突然想到卧室里还有十四个姐妹在午休,得赶紧叫她们走。 何翠青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去,还去叫午休同学。 大家赶紧下床出去。 但不等跑出多远,宿舍轰然倒塌,与何翠青同宿舍
的姐妹被压在废墟下。16宋雪,女,12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土门小学五年级学生。
5月12日地震来临时,作为值周学生干部的宋雪正在检查午睡,她马上大声呼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快跑……”到外面后,宋雪看到教室里有两名同学还趴在桌子上,她大声呼喊,熟睡中的她们没有听到呼喊。宋雪立即冲进教室,将两位同学摇醒。当老师开始清点人数时,发现全班只差宋雪,第二天上午,当救援人员在教室后门仅两步之遥的地方发现宋雪的遗体时,她仍然保持着冲向门口的姿势。
17张博,男,藏族,18岁,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张博在冲出教室后又跑回去,看到本班同学都已安全撤出,又冒着余震,主动到别的班级救人,把一名女老师扶下楼,确认教学楼里无人后才离开。震后不久开始下雨,他迅速跑回家,拿出所有的衣服给同学穿。
18张强,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小学三年级时,一场车祸夺走他左手的五个手指,双腿也因为手术变得一长一短,成了一个残疾人。
张强的教室在四楼,他是抱住窗外的旗杆滑到地面的。脱险后,他立即跑向废墟救人。先后用手救出四名同学。第二天早上,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张强报名参加了志愿者。
19张兴成,男,13岁,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仪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张兴成在街上找到了弟弟,并把弟弟交给亲戚看护,然后立即和大人们一起参加抗震救灾。他和几个同学齐心协力、共同抢救废墟里的一个孩子。但救出这名孩子后,下面还有一个小女孩。一个同学抱起救出的孩子送往医院,张兴成则和其他同学一起,继续用双手清理被埋女孩周围的砖块,将她从废墟中救出。
20张庚杰,男,8岁,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小学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张庚杰在离学校不远的街道上,为了救同学,张庚杰的左脚被砸成粉碎性骨折。
21张春玲,女,13岁,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石坎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正在向校外跑去的张春玲听到身后同学的求救声,立即停住了脚步,迅速返回去救人。因为她的努力,两名同学的生命被挽救。而张春玲的肩膀却被掉落的石块砸伤。
22陈浩,男,12岁,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陈浩已经到达了安全地带。为了救一名女同学,陈浩的背部和双腿被埋在了瓦砾之中。被救后,陈浩的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无完好。陈浩说,“我不后悔。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
23佘友富,男,17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漩口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5月12日地震时,佘友富被教室的横梁砸中,陷入昏迷。醒来后,他不顾伤痛,投入到搜救同学的行列中去,佘友富和同学们冒着余震引发再次垮塌的危险,拼命地挖刨废墟,成功救出了两名同学。
24邹雯樱,女,12岁,藏族,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小学五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邹雯樱作为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一直主动帮助老师组织同学撤离,自觉留在最后。当时邹雯樱已经跑到二楼楼梯口,为了返回救助其他同学,她却再也没能回来。当救援人员发现邹雯樱时,她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邹雯樱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名,还自学绘画和音乐,爱好体育。4月底曾代表学校参加汶川运动会,100米和200米都拿了名次。以她的奔跑速度,完全可以跑出去。
25林浩,男,9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林浩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他被从上面滑落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作为班长,在被埋废墟时,他带领同学一起唱歌,战胜恐惧。爬出废墟后,发现一名昏倒的女同学,他立即把同学背到安全地带。紧接着,他又一次返回废墟,救出了另一名受伤的同学。在抢救同学的过程中,林浩的头部被砸破,手臂严重拉伤。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后,他拒绝救助站人员帮助,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一起从映秀镇步行7个多小时,安全撤离到都江堰。
26欧阳宇航,男,17岁,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欧阳宇航所在的班正在上英语课。他主动配合老师疏导同学朝楼下操场跑去。班主任罗家平老师说,欧阳宇航疏散了100多人。
27郑小鹏,男,13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红白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郑小鹏与幸存的老师和同学,一起用手刨开废墟上的砖块,抬起水泥板,努力营救同学。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郑小鹏迅速跑到街上,从被压在瓦砾下的铁匠铺里,找来了可以截断钢筋的工具。大家一起将一根根钢筋截断,搬开水泥板,将同学成功救出。
28赵彬,男,15岁,四川省绵阳市安县茶坪初级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赵彬一边叫同学快跑,一边迅速跑向操场。猛烈的晃动刚过,他便与其他同学一起,将受伤的同学彭云从瓦砾中救出。12日下午,赵彬随全体同学一起转移时,又主动和部分同学将受伤的同学抬到就近的医疗点。
29贾龙,男,16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向峨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贾龙被埋在废墟下。在别人的帮助下,他爬出废墟。获救后,他不顾身上的伤痛,与大家一起,搜救幸存者。这时,突然听到了妹妹的求救声,他赶紧用手搬开水泥板,将妹妹成功救出。然后又转身跑回,继续救援他人。他先后救出三名同学,并将受伤的班主任老师背离危险地带。
30高志军,男,16岁,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高志军迅速撤离到操场上。成功脱险后,他听到“救我、救我”的微弱呼救声,便不顾余震威胁,冲进废墟,高喊:“这里埋有人”。同赶来救援的老师们一起用双手扒开废墟。将两名同学成功救出。
31莘长林,男,7岁,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坝村小学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莘长林和几名同学被埋在了废墟里。他一直鼓励其他小朋友不要哭。随后,就用稚嫩的小手使劲搬开压在同学们身上的砖块,把刘青鹏、陈方、王飞等三位同学拉到空隙较大的地方。他猫着腰四处查看,发现一个方向有光照进来,便匍匐身体前进。在弄清楚是一个没被完全掩埋的窗子后,莘长林率先爬了出去,并将其他同学接连拉出来。
32卿静文,女,17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搜救队员在教学楼最左边的夹道下发现了卿静文。当医护人员小心避开障碍物,探身进去给浑身是血的卿静文注射止疼针时,她一滴眼泪没掉,而是用微弱的声音说,“阿姨快出去吧,这里太危险了!”卿静文失去了一条腿,但却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博爱之心。
33黄霖,男,13岁,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镇干柏村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担任值周生的黄霖正在学前班教室外检查午休纪律。黄霖不顾自己的安危,冲进教室,抱起一个熟睡中的幼儿就往外跑。一趟,两趟,三趟……屋顶的瓦片、砖头不停掉落,他的身影快速穿梭在教室和操场之间。当帮着老师把最后一个小孩抱出教室时,黄霖已经累得浑身无力。
34康洁,女,11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康洁和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就在教学楼即将倒塌的瞬间,她选择了跳楼逃生。康洁说,“就那么白白地死在教室里,还不如拿性命去拼一回。”湿软的菜地救了康洁,她只有腿被划伤。刚刚跳下来,房子就塌了,很多老师都被压住。康洁冲进倒塌的教学楼,奋力搜救被困的老师和同学。在救援人员带领下,师生们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35梁强,男,16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中学高一年级宏志班学生。
地震发生时,梁强在老师的组织下安全脱险。当听说他的初中母校向峨中学房屋严重垮塌时,就跑了10多公里路,一个多小时后赶到向峨镇。知道父母都安全,他急忙赶到向峨中学,梁强和大家一起,在学校废墟上用双手刨灰渣、搬砖块并协助随后赶到的救援武警官兵救人。
36韩加育,男,18岁,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在把一位老人转移到安全位置后,韩加育立即赶到废墟,发现一对母子被埋。他不顾余震的危险,把妇女抢救出来。随后,他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了2名武警战士。
37甯加驰,男,15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甯加驰被埋在废墟里,动弹不得。在离他大约3米远的地方,一堆相互交错的预制板之间有一个可容一人出入的洞。“我要过去”,甯加驰不停地扭动脖子,左脸被擦破,终于可以将头侧过来,也能自由呼吸了。这时,右边传来同学曾婧的求救声,甯加驰帮助受伤的曾婧一点一点移动到自己蜷起的膝盖和肚子之间的空隙里,希望这样能给她最大的保护和帮助。地震5个小时以后,甯加驰被救出。之前,曾婧也已经被成功救出。
38雷楚年,男,15岁,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时,雷楚年刚下化学课,他跑到一、二楼之间的楼梯拐角处后,又迅速跟着老师跑回二楼的教室救人,在他抱出一名女同学后,教学楼垮塌。雷楚年回家看了看,就又偷偷跑出来,当了一名志愿者,给救援队伍带路,帮助搬运救灾物资。
39熊弼呈,男,13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禹里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中,机智的熊弼呈刚跑到操场还没站稳,就听到一位家长呼喊孩子。他迅速冲上了一座教学楼。在坍塌的教室里,没发现人,又往回跑。在楼梯转弯处,看见一位老师正在刨砖头,他立即跟着一起刨,很快救起了这位同学。随后,他再次跑回救援现场,救出一名同学。
40薛枭,男,18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5月15日19时左右,救援人员发现薛枭和一位女生被埋在由几块倒塌预制板形成的狭小空间中。武警战士告诉现场的记者:“那个小伙子受伤严重一点”,薛枭听到后却坚持说“你们先救她”,女学生说“不,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救援人员立即展开紧张抢救。为了分散薛枭的注意力,救援人员问他“出来后想干什么?”他说想喝可乐,最好是冰的。23时,薛枭被救援人员缓缓抬出。此时,他被埋在废墟下已80个小时。
41王磊,男,12岁,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桔柑学校四年级学生。
地震袭来时,王磊配合老师,把同学们疏散到了操场。当他冒着危险把几名同学推到安全地方时,王磊被倒塌的围墙压住了腿。因左小腿已成粉碎性骨折,不得已进行了外伤性截肢。
42曲柄年,男,14岁,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二中七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曲柄年看到学校不远处有2名小学生和一位送孩子上学的老奶奶被砸在废墟里。他立刻跑上前去营救。用稚嫩的小手把同学从废墟中救出。这时,有几名小学生站在学校前的台阶上,他立即上前,拉着他们跑到学校操场。从学校出来后,他又看到几名受惊吓的学生趴在树上不敢动弹,赶忙上前把他们扶下来,带到安全地带。
43韩贵霞,女,15岁,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东山乡石家山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之际,韩贵霞迅速冲入二年级教室,搀扶起弱小的同学,带领大家往外跑。教室里还有学生,她第二次冲进教室,抱起房婷燕同学,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几个被吓的女同学仍没跑出来。面对马上就要倒塌的教室,韩贵霞第三次冲回这间教室,拉着她们跑了出来。
44童世强,男,13岁,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来临时,童世强不顾个人安危,直奔教室右侧的村党支部活动室。他知道,那里还有学前班的儿童正在休息。童世强抱起一个孩子就往院子中央跑,放下后又马上折回抱第二个。一个、两个、三个……身高不足1.6米的童世强咬着牙,拼着劲坚持,先后有7名孩子被他从屋内救出。当他把最后一个孩子救出时,拱门墙倒塌。在童世强和他人的拼力抢救下,32名儿童无一伤亡。
45王博,男,11岁,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
地震使整个教室剧烈晃动,班长王博迅速打开教室后门,高喊“后排同学从这里往外跑”。一个同学摔倒在台阶上,已冲到前面的他又跑了回来,帮助同学撤离。这时,王博听到学前班的教室里发出孩子们的哭喊,他立刻跟随老师们冲进去,上前抱起一个小孩跑往操场,马上折回抱第二个,直到救出最后一个,他自己也记不清救了多少个小孩。
灾情发生后,王博主动组织附近的学生分组学习,宣传防震自救知识。他还将自己仅有的几元零花钱和部分衣物、学习用品捐出,支援救灾。
46刘潮,男,11岁,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高台小学五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正在准备上课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撤离教室。刘潮已经走到门口,发现有腿伤的任子秋还在座位上。他赶紧跑上前,背起任子秋向外跑。楼房在剧烈地抖动,背着与自己同样体重的同学,刘潮走得十分艰难。他紧咬牙关,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奋力将任子秋背到了操场。有人问他,地震时你已经走到教室门口又折回去,难道不怕?刘潮说,同学嘛,就应该互相帮助,即使有危险,也要一起走。
47张强,男,12岁,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巨亭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正值这所寄宿制学校的午休时间。校长和老师立即组织同学们迅速撤离。张强跑出来后,却又立即冲回了宿舍。房屋随时都有可能坍塌。“张强、张强”,老师们大声呼喊。原来张强准备往外跑时,叫醒了身旁的郭明玉同学,只记得他答应了一声,出来后并没有见到他。于是,他又回去,竭尽全力背出了自己的同学。
48王彬,女,8岁,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的时候,正在教室的王彬一边喊“同学快跑”,一边也跑向室外。逃生后,教学楼一侧垮塌。她迅速返身寻找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就在这时,教学楼另一侧也塌了,一根水泥横梁砸在了她的右臂上。王彬受伤后,很少哭过。现在,王彬坚持天天用左手练字、画画。她说,我每天要练习一个小时,等伤口好了,就回到学校好好读书。
49王樊,男,12岁,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班长王樊像平常组织班里活动一样,与老师一道,沉着地安排同学们有序而迅速撤离教学楼。教学楼垮塌时,王樊刚好从四楼跑到二楼,已辨不出楼道出口的位置。他看见一棵大树离过道栏杆不远,当即纵身一跃,抱着大树顺势滑到地面。当发现垮塌处有人在呼救时,他奋身冲进刺鼻的尘雾中,双手不停地挖刨,移开灰土和瓦砾,在迅速赶到的老师们共同努力下,两名受伤的同学得救了。
汶川地震夺去了了许多人的生命,却也创造了无数的英雄,他们不惧大自然的死亡镰刀,勇敢地与天灾做斗争,或为他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或尽自己所能帮助地震受灾的人们
。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却拥有不平凡的灵魂,他们永远值得人们敬佩。下面是汶川大地震中一些英雄的感人事迹:
1、善良的十三农民兄弟
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均为男,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农民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其他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杆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2、好班长林浩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
9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地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受伤。爬出废墟后,由于通讯的中断,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2008年5月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
2008年5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这里安置了所有来自灾区的孤儿。小林浩到成都市儿童医院做了身体检查,还好并无大碍,只是一些皮外伤。
2008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道,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自己逃走而是留下来救同学时,他回答说:“我是班长!”
3、不畏艰险高空跳伞的解放军战士
汶川地震第13分钟中国军队启动应急机制。震后1小时,1.6万部队紧急投入救援。
72小时后,来自全国的十余万士兵纷纷到达灾区现场,那个时候,不分兵种,不分省市,所有解放军的任务只有一个,救出那些被困在废墟里的老百姓。
距离北川县城仅100多公里的茂县通讯中断,地震过去48小时茂县仍然没有任何消息,就是空投物资都确定不了方位。2008年5月14日,15名空降兵勇士在4999米的茂县上空纵身跃下,这一跳,创造了中国伞兵跳伞高度的新纪录;这一跳,没有地面引导、没有地面标识、也没有气象资料;这一跳,终于让沦为信息孤岛的茂县再一次同外界恢复了联系。
没有地面引导、没有地面标识、也没有气象资料的跳伞,意味着他们把自己的生命赌了进去,为了那些正在灾难中恐惧惊慌正在忍受着痛苦的百姓,他们无所畏惧、别无选择。
而当时第一个从飞机上跳下去的李振波大校,已经48岁,早就过了适宜跳伞的年龄,可是在这样的灾情下,他又怎么会考虑自己呢。
事前,这15名勇士曾写下生死决绝的请战书:“我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的价值。”
4、英勇牺牲的救援部队
在那场灾难中,救放军战士救出了一个个别人别人的儿子,而有的解放军父母,却失去了自己的儿子。
四川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早前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後,终在10日清晨6时许,在汶川县映秀镇一处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19人全部罹难。该直升机5月31日下午执行运送地震受伤群众的任务时,因高山峡谷气候突然变化,直升机遇大雾和强烈气流而撞山失事。
19位解放军战士牺牲,是19个家庭的崩塌,他们为了灾区民众救援,献出了自己同样宝贵的生命。
2008年5月31日,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不幸失事。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空勤机械师王怀远、空勤机械师陈林、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5位同志,光荣牺牲。
5、感天动地的教师袁文婷
袁文婷,1982年9月出生,毕业于自贡师专教育系2001届,2003年参加工作,是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毕业后,她本来有机会选择去教育局或电视台工作,但她还是尊重了自己内心的选择一一当一名教师。
袁文婷私下跟朋友说:“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他们都才六七岁,好像一张白纸,他们的未来都在我的手中,我是他们的启蒙教师,他们的人格在此阶段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在我的教育下树立起来。”地震中,她拯救了13名学生后,被压在倒塌的教学楼下。当晚10点多被搜救队员发现时,她的身上压着一块厚厚的水泥板,怀里还藏着一名已经死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