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妙丸的功效与作用(三妙丸的功效与作用)
一、散寒活血化淤
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寒为阴邪,最能收引经脉,凝滞气血而导致气血淤滞。这里的寒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寒客络,阳气受困;一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生。在临床应用散寒活血化淤治则时,应当分清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和补阳益火活血化淤之法。
常用药物:温经通阳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细辛、炮姜等;补阳壮火如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胡芦巴、仙茅等;活血化淤常选性温的川芎、当归、红花、乳香、五灵脂、骨碎补、天仙藤、急性子、川续断等。
方剂举例: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右归饮合桃红四物汤等。
适应证:温经通阳活血化淤运用于外寒客于脉络之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表现外,另见局部苍白、发凉、疼痛得热则缓,舌淡或紫,苔白润,脉沉细或沉紧。常见于动脉的闭塞、狭窄、或痉挛性疾病,此类疾炳早期可以上述症状为主。补阳益火活血化淤法运用于除有上述表现外尚有腹胀便溏,腰膝发冷,小便频数或不利,阳痿遗精,脉沉细等,常见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后期,由于内外之寒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表现错杂,应分清主次,辨证论治,酌情配伍用药。
二、祛湿活血化淤
即用燥湿或渗湿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祛除湿邪,促使血活淤化。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机而致脉络阻滞而血淤。湿邪有外侵或内生之分,病理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运化,肾之温煦有密切的关系。从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来看,外湿多从热化,所以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淤时,又要区分清热利湿,健脾温肾利湿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清热利湿,如赤茯苓、车前子、淡竹叶、汉防己、泽泻等;健脾利湿,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白术、赤小豆等;温肾化湿,如益智仁、肉桂、桂枝、乌药、威灵仙、木瓜等;活血化淤兼渗利水湿者,如性寒凉之益母草、马鞭草、虎杖、半枝莲、穿山龙、木通、落得打等,性偏于温之泽兰、天仙藤等,性平之刘寄奴、王不留行等。
方剂举例:五神汤,三妙丸加减,五苓散加减,苓桂术甘汤加减,萆?分清饮加减。
适应证: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法适用于湿热淤证,主要表现为除有血淤证象外,见患部肤红灼热、水肿或疮面湿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急性丹毒、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疾病。健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全身倦怠,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濡缓等,见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栓形成恢复期。温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患肢水肿,肤冷,全身畏寒,舌淡,苔白润或白腻,脉沉弱等。常见疾病有:糖尿病血管病中、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期以及下肢静脉性疾病后期。由于内外湿互为,湿性重着,缠绵难祛,一所以临床要辨清主次,慎重配伍。湿聚火煎可以成痰,痰湿同类而有异,治疗上还应选用祛痰之剂,如温化寒痰的白芥子、半夏、白附子等;清化热痰的贝母、瓜蒌、瓦楞子、猫爪草、海藻、昆布以及行气消痰的莱菔子、薤白、橘红、陈皮等,配合应用,以增加疗效。
三、理气活血化淤
即用理气的药物,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使血活淤化。气之为患,不外乎气滞、气虚、气逆三个方面。而四肢血管病症又以气滞、气虚多见。气为血帅,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所以气机不畅,郁滞不行则血行为之涩,而致血淤,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而成淤。反之,血为气母,气赖血载,血淤既成又致气滞,在病理上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气血密切相关,决定了理气法在血管病症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又由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所以舒肝行气在四肢血管病症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临床上具体应用时还须分辨行气和益气活血化淤二法的应用。
常用药物:疏肝行气性偏凉如柴胡、川楝子、郁金等,性偏温之佛手、青皮、枳壳等;以及性平之香附、香橼等。益气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炙甘草等。
方剂举例:血府逐淤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
适应证:疏肝行气活血化淤适用于肝郁气滞血淤证,凡四肢血管病症均可酌情使用,尤宜于病情随情志刺激而变化,或患者忧郁不安者,益气活血化淤适用于气虚血淤证,主要现象为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病久体倦、纳差、气短、心悸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症,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病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深静脉炎的后期,同时必须注意,行气太过易耗气,温燥之品能伤阴,临床应用宜慎重。
四、清热活血化淤
即用寒凉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清解热邪,以使络宁血活淤化。是“热者寒之”之义。“夫脉者,血之府也”,所以热邪侵入脉络多及血分;又有热之甚即为毒,热邪灼津伤阴,虚热内生。“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阻滞脉道,而成血淤,由此可见,具体应用清热活血化淤法时,首先应分清虚实,和在气在血。从而推演出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和养阴清热活血化淤三法。
常用药物:清热凉血如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草、生地、玄参、大青叶等;清热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千里光、土茯苓等;养阴清热如生地、玄参、天花粉、白芍、麦冬、沙参、地骨皮、知母、黄柏等。活血化淤如兼清热凉血之牡丹皮、紫草、丹参、赤芍、郁金、凌霄花、鬼箭羽等,兼清热解毒之红藤、虎杖、败酱草、金荞麦、落得打等。
方剂举例:五味消毒饮合清营汤加减;四妙勇安汤加减。
适应证:清热凉血活血化淤运用于血热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皮肤发红,灼热,淤斑色红或紫,舌红绛,脉数等,常见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浅静脉炎,复发性丹毒,红斑性肢痛症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运用于热毒淤滞症,主要表现如上述(除舌脉外),还可伴溃疡,苔黄厚,脉弦滑而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坏疽早期或合并感染时。养阴清热活血化淤法适用于阴虚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且病程较长,局部发热恶凉恶热,或伴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后期,从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来看,清热活血之法常因病情中实热与虚热难分,热邪与热毒没有明显的界线而三法常相合而用,但又必须辨清主次轻重,相应而用。
五、补血滋阴活血化淤法
即用补血滋阴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增加血液使其充盈脉道,血活淤化。血液在脉道中流行,血量充沛则脉道充盈;血液虚少,阴津不足则脉道萎闭,继而成淤。所以应补血滋阴,增液盈脉,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补血滋阴药如生熟地、阿胶、首乌、枸杞子、龙眼肉等,活血兼补血者如鸡血藤、当归等。
方剂举例:四物汤加减。
适应证:血虚血淤症,主要表现为除有血淤证象外,多为久病体弱、头晕、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爪色淡、心悸、舌淡、脉细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早期或后期。
六、平肝潜阳活血化淤
即用平肝潜阳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使阳潜血和,络通血活,而得到淤化之目的。肝阳升发太过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脉络壅塞,可致血淤。故应平肝潜阳,解除壅阻,以化血淤。
常用药物:钩藤、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鳖甲、刺蒺藜、天麻、石决明等。活血化淤如性偏凉润之丹参、牡丹皮、玄参、赤芍、牛膝、郁金、凌霄花等。
方剂举例:镇肝熄风汤加减。
适应证:阳亢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为头胀痛、眩晕、眼花、耳鸣、情绪易激动,并见腰痿足软,脉弦紧等。常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胸腹主动脉型)及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伴脑动脉硬化者。
参考资料:
跌打损伤用中药王昕
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能。下面介绍几种新型内服和外敷的中成药。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中成药孕妇忌服。
内服药七里散由麝香、冰片、乳香、红花、血竭、朱砂、儿茶制成。主治跌打损伤,每次服1-2克,一日2次。
三七片由三七制成。主治阏肿疼痛、冠心病心绞痛,每次3-5片,每日2次。
外敷药治伤酊由徐长卿、芙蓉叶、两面针、大罗伞、樟脑、肉桂油制成。主治扭伤、挫伤。使用时,涂擦患处即可好转。切忌口服。
香桂活血膏由木香、白芷、甘松、冰片、生大黄、姜黄、独活、五加皮等制成。具有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功效,还可治疗风湿痛和神经痛。一般外贴几日后,机体损伤即可好转。
吊筋药由桃仁、白芥子、杏仁、红花制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能。使用时,用药粉15克,以烧酒、面粉、鸡蛋清等调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3次即好。
《健康时报》(2002年08月22日第十六版)
跌打损伤用什么药好?
WintexTongMedicatedWine
每当你感到肌肉疼痛或疲劳,使用跌打酒能驱除疲劳减低肌肉疼痛,在运动或工作劳动前使用本跌打酒,可以防止抽筋和彻底治疗痛症,跌打酒有促进血液循环及消肿去湿之功效。而且还具有医治跌打扭伤、骨折脱臼之功,所以本品对各种肌肉和风湿骨骼痛症具有奇妙之医治功效。
如有跌打扭伤,肌肉肿痛,使用药棉搽上本药品在患处,再配合适当的按摩以促进疗效,每天二至三次,每次二十分钟便可。
本品渗透力强,不损皮肤,如搽上本药品在患处按摩,功效更加显著。
注意事项:
不可内服,如患处有伤口,必须将伤口清理妥当,方可使用本药。本品应置于子孩不可取之地方,不宜置近高温及有火炉之处。
规格:每瓶50ml
伤风感冒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常见病。人生一世几乎没有人未患过感冒,轻者可见鼻塞、喷嚏、流涕、流泪等症状;重者可引起发热、头痛、咳嗽、咽喉痛及全身不适。本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如无其它并发症,3—5天可自愈。感冒初起,民间常用“姜糖水“发汗治疗往往有效。多数人在患感冒时,也有服复方阿司匹林(APC)而病愈的经验。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种各样治疗感冒的药物品种繁杂,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也五花八门,使人们对感冒治疗药物的选用无所适从,一旦患了感冒.只要能治疗感冒的药品,随手拿来,不加选择的使用,容易影响疗效。
中医治疗感冒,辨证施治是其显著的特点,尤其对病毒引起的感冒疗效颇佳。中医将感冒称作“伤风”或“时行感冒”,认为是人体感受了不正常的时邪所致。由于发病季节不同和人的体质不同,其表现出的症状也存在差异。因此,必须采用不同的药物对症治疗,这就是辨证施治感冒常分为三型,即风寒、风热、暑湿三个证型。
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冷,无汗,口渴,周身酸痛,舌质淡,苔簿白。多见于冬春气候较冷的季节。应选用“通宣理肺丸”“感冒清热冲剂”等具有散寒解表功效的中成药。服用汤药,疗效更佳,可用此经验;
防风15g荆芥穗128g羌活12g独活10g
柴胡128g川芎12g枳壳128g茯苓15g
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一剂,3天为一疗程。
风热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发热,有汗,口干,咽痛,咳嗽,舌质红、苔薄黄。一般多发生在春末秋初,天气较热的季节。应选用“银翘解毒九”、“双黄连口服液”、“重感灵”等具有清热解表功效的中成药。治疗风热感冒的经验方为:
金银花10g连翘10g竹叶68g板蓝根10g
薄荷6g牛劳子10g白茅根15g芦根15g
荆芥穗6g
水煎服,每日一剂。
暑湿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头重如裹,恶心,欲呕,腹胀,周身乏力,舌质淡、苔厚腻。多见于暑热的夏天。应选用“藿香正气水(胶囊)”、“藿香祛暑胶囊”等具有消暑利湿的中成药。治疗暑湿感冒的经验方为:
藿香10g佩兰10g白芷10g陈皮10g
苏梗10g大腹皮10g连翘10g茯苓10g
法半夏l0g
水煎服,每日一剂。
伤风感冒尽管在人们的印象中被认为是—种小病,人们也常在家中白行选药治疗。但如果症状较重,一周后仍不痊愈;或与平时感冒症状有所不同,或有向下呼吸道发展的趋势.那就必须到医院就诊。因为有些其它疾病,如一些传染病的前期症状与伤风感冒相似,一般人很难区分。有了这种警惕性,才可以避免贻误病情。
感冒时,要适当休息,减少体力劳动。如是流行性感冒,应与他人隔离,卧床休息。发热期间,体力消耗较多,同时消化吸收功能也受到影响。因此,宜饮淡茶水或糖水,宜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室内要保持清洁,多通风,勤洗勤晒被褥。在感冒流行季节,也可用食酯熏蒸房间,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10ml.用1—2倍水稀释后,加热,起到空气消毒,预防传染的功效。
平时人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避免感冒的发生。对于那些体质较弱,经常感冒的人们,可以服用扶正固本的中药。如防风10g,白术10g,生黄茨10g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0天,可以预防感冒,也可以服用贞芪扶正胶囊或玉屏风口服液来预防感贸。
<h2>三妙丸的作用与功效h2>三妙丸的功能与主治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沉重,小便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