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是哪个省的城市(十堰是哪个省的城市)
截止2016年底十堰市辖3个区、1个市、4改县,分别是: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与河南西部、陕西南部、重庆东部等3省市边境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地域自古有“南跨荆襄、北枕商洛、东抚南阳、西掖汉中”之誉,并“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
扩展资料:
十堰市历史沿革
1949年5月,十堰全境解放后,设立两郧专署,归属陕南公署(今陕西省)管辖。
1950年2月划回湖北省,两郧专署改为郧阳专员公署。
1952年12月,襄阳、郧阳专署合并。
1965年,分设襄阳、郧阳两专署,郧阳专署辖郧县、竹山、竹溪、郧西、房县、均县等6县。
1967年,中央决定在十堰建设我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先后划出郧县(现郧阳区)的十堰区、黄龙区及茶店区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办事处,隶属郧阳地区管辖。
1969年撤销十堰办事处,在境内设置十堰市,由郧阳专署领导。
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为地级市,为湖北省直辖。
1994年10月,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仍称十堰市,辖丹江口市、郧阳区(原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及张湾区、茅箭区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
十堰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h2>湖北省十堰市,本来是个“小镇”,为何会升格为“地级市”?h2>十堰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汉江的中上游,西北、西南和华中三大经济板块结合部,交通发达;是陕、渝、鄂、豫毗邻地区唯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市之首,同时也是一个汽车科研、制造,商业集散,医疗卫生,旅游文化中心。其中“汽车城”“丹江水”“武当山”更是闻名全球。十堰本是鄂西北山区一个农村小镇,原名南坪,隶属于郧县,名不见经传,但历史久远。
十堰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家考古学者在郧县青曲的曲远河学堂梁子上发掘出了古人类颅骨化石,被国际古人类学者认定为直立人,并命名为“郧阳人”,距今100多万年。证明十堰地域为古人类的起源地。
据历代史书地理志记载:“夏代,十堰为梁州、荆州、豫州地域汇区。商代,域属庸国。”夏朝十堰地域分属梁州和豫州。今郧县、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等地域属梁州,丹江口属豫州。商朝十堰是古代方国的领地,先后有庸、彭、微等封国和部落方国在此生存。庸国中心在今竹山上庸北坝地区,彭国中心在今房县地域,微国中心在今张湾黄龙附近。西周十堰仍为古方国并存地,有庸、微、麇、钖、绞、均等国。庸国占竹山及陕西安康地区,微国在张湾黄龙,钖国和麇国先后在郧县五峰乡一带,绞国中心在丹江口习家店,均国在丹江下游的丹江口与河南淅川的交界处。
春秋时期公元前611年前后,楚国北略,灭庸、麇后,在庸地设汉中郡,在庸都设上庸县,十堰地域属楚,楚与秦在此域设有上庸六县。楚于公元前611年前后灭庸、麇后,十堰地域属楚,有上庸六县。按后承前制的建置规律,从西汉建置中可考楚之“上庸六县”除有上庸县外,还有房陵、钖、武陵、长利、武当五县。战国时期十堰初属楚国之上庸六县(上庸、房陵、钖、长利、武当、武陵)。公元前312年秦张仪取上庸后,十堰属秦。公元前304年,秦昭王将上庸地还于楚。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后,十堰终属秦。
秦统一六国后,今十堰市东部和南部属荆州南阳郡武当县,西部属益州汉中郡之锡县。汉承秦制,历代相沿。
明成化12年(1476年),置郧阳府。创府人原杰将南坪作为安置流民、垦荒开地、修堰灌田、军民共役的基地。明嘉靖元年(1522)版《湖广图经》的山川门下记载:“十堰,在县(指郧县)南,因溪作十堰,以溉田。”(《十堰文史》第二辑1994年版),“十堰”作为地名首次被载入史籍,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清代以后,虽行政区划屡有变动,但十堰始终归郧县所辖。1966年的三线建设给十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67年6月6日设立“郧县行署十堰办事处”,后改名“郧阳行署十堰办事处”。
1969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郧阳行署十堰办事处”,成立十堰市(县级市),1973年2月17日改为省辖市。1994年地市合并后仍称十堰市,实行市管县的体制。